筑居喜物外,披径穷木末。
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发。
芬芬山蜜熟,决决春泉活。
林梢闪猿陨,石罅整衔月。
坐长百虑寂,望远孤兴发。
何必较万殊,吾自师吾达。
筑居喜物外,披径穷木末。
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发。
芬芬山蜜熟,决决春泉活。
林梢闪猿陨,石罅整衔月。
坐长百虑寂,望远孤兴发。
何必较万殊,吾自师吾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筑居于山林之外,享受着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情境。"披径穷木末"写出了诗人深入林间小径,直至尽头的景象,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探索。"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发"则描绘了周围的山峦起伏,如同衣带般环绕,而清澈的江水又纤毫毕现,展现出山水的清晰与壮丽。
诗人进一步通过"芬芬山蜜熟,决决春泉活"来描绘山中丰富的物产和生机盎然的春天,山蜜的香气和泉水的潺潺声都让人心生欢喜。"林梢闪猿陨,石罅整衔月"则通过生动的细节,如林间猿猴跳跃和月光映照在岩石缝隙中的画面,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最后,诗人通过"坐长百虑寂,望远孤兴发"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忧虑和杂念逐渐消散,只有孤独而深远的思绪油然而生。他以"何必较万殊,吾自师吾达"结尾,表明自己更愿意从自然中学习,追求内心的通达与超脱,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松亭周边的自然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眼看金菊木芙蓉,想见严城此景同。
儒术凋零归故纸,岁华催趁入衰翁。
千秋治乱三钟酒,万里关河一亩宫。
南鹞北鹰方得志,更谁迂阔问哀鸿。
兹山何巍巍,欲上扪萝茑。
怪石虎踞蹲,老蘖虬夭矫。
中有古洞天,劖然若天造。
爰从开辟来,日月自昏晓。
神龙此蛰蟠,雷玉吐淼淼。
每逢岁旱乾,山老必见祷。
顾盼层云生,撖舞百川倒。
何时谢鱼虾,昂雷腾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