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岂东菑人,而事东菑役。
带经和雨锄,抱砚临溪涤。
非菑安有畬,不耕固无穫。
他年看秋成,千钟岂谋食。
君岂东菑人,而事东菑役。
带经和雨锄,抱砚临溪涤。
非菑安有畬,不耕固无穫。
他年看秋成,千钟岂谋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东菑田间劳作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与哲理思考。
首句“君岂东菑人,而事东菑役。”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询问对方是否是东菑这片土地的人,却已经在为这片土地劳作。这种反差,既表现了农夫与土地的紧密联系,也暗含了对农夫勤劳品质的赞美。
接着,“带经和雨锄,抱砚临溪涤。”描述了农夫在雨中耕作的场景,他一边耕作,一边阅读经典,体现了农夫不仅身体力行于田间,心灵也同样追求知识与智慧。同时,他将砚台置于溪边清洗,这一细节展现了农夫对学习的重视与热爱,即使在繁忙的农事之余也不忘提升自我。
“非菑安有畬,不耕固无穫。”这两句诗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耕种与收获的关系比喻为努力与成果的关系,强调了耕耘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无论是物质的粮食还是精神的知识。
最后,“他年看秋成,千钟岂谋食。”展望未来,农夫期待着秋天的丰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这里的“千钟”不仅指大量的粮食,更象征着农夫对生活与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农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即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与目标。
忆昔江乡遭乱离,两翁避地双鹄飞。
一鹄南翔一鹄北,北鹄堕地南鹄栖。
天长地远去不返,巢倾卵覆令人悲。
去年贼兵初聚党,今岁王师方解围。
舂陵万户才有几,骆谷一家空独归。
归寻故里不知处,白骨支撑满涂路。
城西有屋无人居,城东有地无屋庐。
仿佛相从旧游处,泪栖双睫还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