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壮丽画面,通过对军队出征、敌我位置和战斗准备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人卢照邻以其精湛的笔法,将战场上的景象和士兵们的英勇姿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将军出紫塞”一句,以宏大的气魄展开了画面,"紫塞"通常指代边疆之地,表明战争发生在国境线上。紧接着,“冒顿在乌贪”,则是对敌人的位置进行描绘,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两句,更进一步展示了战场的布局和气氛。“笳喧”指军中吹奏的号角声响彻云端,"雁门"暗示边塞之地,而"阵翼"则是军队严整的阵容,它们在“龙城南”布下,形成了对峙之势。
接下来的两句,“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通过对士兵武装状态和战斗前的紧张准备进行描写。“雕弓”指精美坚固的弓箭,“夜宛转”形容弓箭在月色中闪着寒光,显得格外肃杀。而“铁骑晓参驔”,则是对士兵们乘骑准备出征的描绘,"铁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战斗力,“晓参驔”则表明天亮后即将冲锋。
最后两句,“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传递了战争前的紧迫感和对胜利的渴望。“应须驻白日”意指必须等待时机成熟,“为待战方酣”则表达了士兵们在战斗前饮酒壮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的艰苦与英勇,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战争胜利和英雄将士的赞美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