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一子舆,其德几素王。
仁义不获施,千载訾齐梁。
侃侃程正叔,矫矫朱紫阳。
宋室有遗恨,不登中书堂。
造物护其偏,欲令见所长。
微言在竹素,千秋扬耿光。
战国一子舆,其德几素王。
仁义不获施,千载訾齐梁。
侃侃程正叔,矫矫朱紫阳。
宋室有遗恨,不登中书堂。
造物护其偏,欲令见所长。
微言在竹素,千秋扬耿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名为《题阙(其十)》。诗中以战国时期的人物子舆为引子,探讨了道德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接下来,诗人提到程正叔和朱紫阳两位宋代人物,暗示了他们坚守正道,不为世俗所动摇的精神品质。然而,诗中也提到了宋室的遗憾,即这些杰出人物未能登上高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命运的感慨,认为上天保护了他们的独特之处,希望他们能展现自己的长处。最后,诗人强调了这些人物的微言大义被记录在竹简和书籍之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辉,影响后世千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和评价,探讨了道德、权力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精神品质的赞美和对他们未尽之志的惋惜。
陈郎五年不得意,青衫颓落凌云气。
忽闻天子下徵书,乡里小儿叫奇事。
兵兴以后文章贱,牙郎估客乘高幰。
尽谓黄金可致身,公卿那用张华研。
吾侪有字何堪煮,贱卖长门人不与。
妻儿大笑乃公痴,何如且学扬州贾。
陈郎本在泥途中,一朝走入甘泉宫。
掀髯脱却犊鼻裈,乃知吾道非终穷。
吁嗟小儿小儿汝莫嗔,当今天子重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