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香烟,气摄湖州,神得大苏。
甚桃枝香栉,春巢纤翠;蝉蜎玉润,秋滟明蜍。
八尺吴缣,六宫楚黛,抵过千金肘后壶。
晴窗玩,感云林清閟,画阁榛芜。因之高筑神庐。
抱嶰谷箫魂寝馈俱。看飞尘下隔,红蛾扫劫;
雕霞上拥,青鸀衔觚。
侍研环屏,东庭西洞,镜里双鬟绝代姝。
还君问,问蛎墙缺处,补种梅无?
一片香烟,气摄湖州,神得大苏。
甚桃枝香栉,春巢纤翠;蝉蜎玉润,秋滟明蜍。
八尺吴缣,六宫楚黛,抵过千金肘后壶。
晴窗玩,感云林清閟,画阁榛芜。因之高筑神庐。
抱嶰谷箫魂寝馈俱。看飞尘下隔,红蛾扫劫;
雕霞上拥,青鸀衔觚。
侍研环屏,东庭西洞,镜里双鬟绝代姝。
还君问,问蛎墙缺处,补种梅无?
这首《沁园春》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其文笔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开篇“一片香烟,气摄湖州,神得大苏”,以香烟起兴,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世界。接着,“甚桃枝香栉,春巢纤翠;蝉蜎玉润,秋滟明蜍”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桃枝上的嫩绿与秋天蝉蜎的玉润,以及秋水的明澈,展现出四季更迭之美。
“八尺吴缣,六宫楚黛,抵过千金肘后壶”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吴地的丝绸与楚国的美女比作价值千金的酒壶,强调了其珍贵与美好。接下来,“晴窗玩,感云林清閟,画阁榛芜”则通过晴日下的窗边闲坐,联想到云林的静谧与画阁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深感慨。
“因之高筑神庐。抱嶰谷箫魂寝馈俱”中,“神庐”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所,而“嶰谷箫魂”则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看飞尘下隔,红蛾扫劫;雕霞上拥,青鸀衔觚”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既有飞尘的纷扰,也有红蛾的扫劫,又有雕霞的拥簇,青鸀的衔觚,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最后,“侍研环屏,东庭西洞,镜里双鬟绝代姝”一句,通过侍女围绕研磨、屏风环绕、东庭西洞的布局,以及镜中双鬟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而“还君问,问蛎墙缺处,补种梅无?”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未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年来五十筋力衰,不耐风霜不耐雪。
手为寒凋可铝磋,足为冻冽如刀切。
泥泞跋涉负涂豕,硗确陟降蟠山鳖。
攲行横行又跳行,忍痛忍饥复忍渴。
此劳此苦岂再堪,焚舟之战惟一决。
良夜禅房款一游,义心相与重山丘。
少陪文字赓酬乐,顿释胸怀鄙隐忧。
我愧反身无寸得,君方努力勇前求。
悬知日有新新益,还肯双鱼远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