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鬓花钿翠似苔,文窗窈窕竹间开。
风情别有三生契,月旦能空一世才。
身为聪明常病扰,光因亲合觉神来。
幽兰带得骚人性,合是灵均作赋材。
压鬓花钿翠似苔,文窗窈窕竹间开。
风情别有三生契,月旦能空一世才。
身为聪明常病扰,光因亲合觉神来。
幽兰带得骚人性,合是灵均作赋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静的画面。首句“压鬓花钿翠似苔”,以比喻手法写女子发鬓上的装饰物翠绿如青苔,细腻生动,展现出女性的秀美与雅致。次句“文窗窈窕竹间开”则描绘了窗户设计巧妙,隐于竹林之中,透出文人雅士的意境。
诗人接着抒发情感,言及“风情别有三生契”,暗示了主人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仿佛跨越了三世的缘分。而“月旦能空一世才”则赞美了对方的才情出众,即使在月下也能显现出超越世俗的才华。
“身为聪明常病扰”一句,看似贬抑,实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聪明才智带来的烦恼。然而,“光因亲合觉神来”又揭示出,在亲密的关系中,这种困扰反而能激发灵感,带来精神上的觉醒。
最后两句“幽兰带得骚人性,合是灵均作赋材”,将女子比作幽兰,暗示她具有屈原般的才情和品格,适合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表达了对她的高度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女子的深情赞美和对其才情的认可。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
逾江越汉津无梁,遥遥永夜思茫茫。
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
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朣胧。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
沅湘糺合淼漫漫,洛阳才子忆长安。
可怜明月复团团,逐臣恋主心愈恪。
弃妻思君情不薄,已悲芳岁徒沦落。
复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
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
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