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寒意中送别梓宫(皇帝的灵柩)的画面。"寒日短,草露朝晞",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冬日清晨的凄清与哀凉,露水在阳光下蒸发,暗示着生命的消逝与时光的流转。"仙鹤下,梦云归",运用了象征手法,仙鹤和云彩可能象征着亡者的灵魂升天,表达了对皇上的深深怀念。
"大椿亭畔苍苍柳",大椿亭是古代陵墓旁常见的建筑,柳树常用来寄托离别之思,此处的柳树显得苍老而孤独,象征着皇后的哀伤与无尽的思念。"怅无由、挽住天衣",表达了皇后无法留住逝者,只能徒然感叹的无奈之情。
"昭阳深,暝鸦飞",昭阳殿深邃而寂静,只有暮鸦的飞过,更显出宫中的寂寥与哀愁。"愁带箭、恋恩栖",比喻皇后的心如带着箭矢般痛苦,眷恋着往昔恩爱的日子,如今却只能独自承受丧夫之痛。
最后两句"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描述了送葬队伍中凄凉的音乐声,引发了都城百姓的深切哀悼,连泪水汇成的幕布一般,渲染出整个社会的悲痛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皇后在高宗梓宫发引时的深深哀痛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
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
故子故乡终念返,岂能无意冶城潮。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