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一导引》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一导引》全文
宋 / 洪迈   形式: 词  词牌: 导引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寒意中送别梓宫(皇帝的灵柩)的画面。"寒日短,草露朝晞",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冬日清晨的凄清与哀凉,露水在阳光下蒸发,暗示着生命的消逝与时光的流转。"仙鹤下,梦云归",运用了象征手法,仙鹤和云彩可能象征着亡者的灵魂升天,表达了对皇上的深深怀念。

"大椿亭畔苍苍柳",大椿亭是古代陵墓旁常见的建筑,柳树常用来寄托离别之思,此处的柳树显得苍老而孤独,象征着皇后的哀伤与无尽的思念。"怅无由、挽住天衣",表达了皇后无法留住逝者,只能徒然感叹的无奈之情。

"昭阳深,暝鸦飞",昭阳殿深邃而寂静,只有暮鸦的飞过,更显出宫中的寂寥与哀愁。"愁带箭、恋恩栖",比喻皇后的心如带着箭矢般痛苦,眷恋着往昔恩爱的日子,如今却只能独自承受丧夫之痛。

最后两句"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描述了送葬队伍中凄凉的音乐声,引发了都城百姓的深切哀悼,连泪水汇成的幕布一般,渲染出整个社会的悲痛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皇后在高宗梓宫发引时的深深哀痛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

作者介绍
洪迈

洪迈
朝代:宋   字:景卢   号:容斋   籍贯: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生辰:1123——1202

洪迈,1123年出生,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猜你喜欢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
故子故乡终念返,岂能无意冶城潮。

(0)

咏菊二首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0)

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0)

次韵杏花三首

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