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
挺然叶节抱风孤,顿应君子虚心受。
雷迸箨龙龙欲走,樱笋纷纷徒适口。
破除肉味若闻韶,王猷笑咏还依旧。
藉槛湘阴净简书,接地春华幻尘垢。
拂手笔端别有神,往来平安报良友。
前时无偶后无继,奇宝秘灵宜永久。
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
挺然叶节抱风孤,顿应君子虚心受。
雷迸箨龙龙欲走,樱笋纷纷徒适口。
破除肉味若闻韶,王猷笑咏还依旧。
藉槛湘阴净简书,接地春华幻尘垢。
拂手笔端别有神,往来平安报良友。
前时无偶后无继,奇宝秘灵宜永久。
这首诗名为《墨竹》,是宋代文人秦观所作。诗人以墨竹为题,通过描绘墨色竹子在风雨中摇曳生姿,如同垂挂的鸾凤舞动着青色丝带,形象生动。诗人赞赏墨竹的价值,认为它珍贵无比,甚至比渭川的三万亩田地还要难得。接下来,他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金玉相击的琴音,以及婢女和奴仆的谦卑姿态,以此赞美竹子的高洁品质。
墨竹的孤独与清高,让诗人感到内心的宁静,仿佛能带来清凉之意。他进一步强调竹子的刚直,即使在雷电中也能保持独立,暗示君子应有的气节。诗人认为欣赏墨竹就像闻到韶乐,能洗涤心灵,他的赞美之情如湘水般清澈。最后,他以湘阴的竹简和春天的花朵为背景,表达对墨竹的珍视,认为它是稀世之宝,值得长久留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秦观对墨竹的热爱和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他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