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木千章荫,疏峰四面罗。
经营成不日,伴奂咏卷阿。
藻绘无须亟,林泉岂在多。
肯堂遵祖俭,色养奉慈和。
绕砌栽红药,开畦灌玉禾。
万缘归静寄,隔岁一相过。
秀木千章荫,疏峰四面罗。
经营成不日,伴奂咏卷阿。
藻绘无须亟,林泉岂在多。
肯堂遵祖俭,色养奉慈和。
绕砌栽红药,开畦灌玉禾。
万缘归静寄,隔岁一相过。
这首诗描绘了静寄山庄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首句“秀木千章荫”以“千章”形容树木之多,展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荫”字则点明了树木为周围环境提供了阴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疏峰四面罗”描绘了四周错落有致的山峰,既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又体现了布局的和谐。
“经营成不日,伴奂咏卷阿”两句,通过“经营”、“不日”、“伴奂”、“咏卷阿”等词,不仅表达了对山庄建设的精心规划与时间的积累,还暗示了在此处吟咏赋诗的雅趣。这里“伴奂”可能是指诗文的丰富多样,“咏卷阿”可能是指在特定地点吟诵诗歌的情景。
“藻绘无须亟,林泉岂在多”两句,诗人以“藻绘”比喻山水之美,强调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彩,并且指出,真正的美并不在于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其独特的韵味和内在的和谐。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肯堂遵祖俭,色养奉慈和”两句,从自然景观过渡到人文关怀,赞美了山庄中人们遵循先祖节俭之道,同时也体现了孝顺父母、和谐相处的家庭美德。这里“肯堂”可能是指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的人,“色养”则是指以和颜悦色侍奉长辈,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
最后,“绕砌栽红药,开畦灌玉禾”描绘了山庄内植物的种植,红药与玉禾分别代表了色彩与香气,不仅增添了视觉与嗅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富足。“万缘归静寄,隔岁一相过”则表达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以及与自然、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静寄山庄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还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