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
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
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澄清的意境。"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表明在一个雨后,西城的景色变得格外鲜明,而陶家的心灵也随之变得清净无染。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显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接着的"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则是借助自然景观来强化这种意境。山脉连绵、山谷之间的村庄、云雾环绕下的湖泊,都在诗人眼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一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将这种宁静带进了具体的情境。公署中传来了流水的声音,而废弃的城市中也有人迹,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最后两句"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情感的怀念,以及这种怀念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这里的"楚"可能是指南方的楚地,而"越吟"则是古代越地(今浙江一带)的歌谣,这两者都是中国文化中富有历史和诗意的地方,通过这些地名,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某些情感和地方的怀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
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
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
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
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
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
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奕奕高堂,丽于城隅。有植其?,有列其书。
高堂奕奕,既闲且殖。展矣君子,秉心之德。
其心伊何,相人予均。其德伊何,侯利安于民。
民之颠沛,维予之殆。民之憯憯,维予之瘁。
民之瘁矣,予胡宁居。言遄赴之,弗步而趋。
民乃定矣,予心则夷。维予心之夷,曷报曷施。
帝怀康靖,弗懈夙夜。孰遏其升,不显在下。
南有松柏,以柱以楹。聿观尔升,诞惠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