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ngbēnshīwǎnchūncháhuì
táng / yuánhéng

shìzhòuchángyǎnxīnyuánzhīkōng
chántínghòuliánjièwànhuāzhōng

shíjiéliúfāngréntiānhuìtóng
zhīfāng便biànchūfánlóng

注释
虚室:安静的房间。
昼常掩:白天常常关闭。
心源:内心深处。
悟空:领悟空无。
禅庭:禅院。
莲界:莲花的世界。
万花中:在万花丛中。
时节:时节。
流芳:流逝的芬芳(指时光)。
暮:暮色。
人天:人与天。
方便理:变通的道理。
樊笼:束缚。
翻译
静室白天常常关闭,内心深处明白领悟为空无。
禅院经历一场雨后,莲花世界在万花丛中显现。
时光流逝,暮色降临,人与天在此刻共聚一堂。
若不懂得变通的道理,如何找到离开束缚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禅意。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空旷的房间里,通过禅坐来净化心灵,从而领悟到万事皆为空幻的佛法真理。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禅院里的雨水洗净了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莲花盛开的世界,莲花在这里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和清净。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这两句描绘了春意渐浓却又将逝的景象,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于禅茶之会的珍视。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迷茫和困惑,以及对于如何达到心灵自由、超脱世间羁绊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禅理的融合,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解放和内在平静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建隆郊祀八首·其三奠玉币用《嘉安》

嘉玉制币,以通神明。神不享物,享于克诚。

(0)

跋袁起岩所藏脩禊序·其一

怅望当时真迹,临摹所在支分。

千载但称合作,谁能有感斯文。

(0)

尚书尤公挽词·其二

忧国言多切,回天力有馀。

众推真学士,上念老尚书。

直道终难进,高怀只遂初。

梁溪钓游处,此意竟何如。

(0)

以兴安石阮底寄颜乐閒

兴安乐石响于桐,作阮犹堪继仲容。

茂苑乐閒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0)

苏江阴挽词·其一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0)

杨待制挽词·其二

蜀道名天险,驰驱敢惮劳。

剑头悬六印,梦里益三刀。

汉殿联簪橐,燕山拥节旄。

惜哉觇国意,不得试龙韬。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