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
《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全文
元 / 汪泽民   形式: 古风  押[迥]韵

湘中三年梦乡井,敬亭重游心目醒。

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

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

晴岚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泽民的《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游览敬亭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人文活动的和谐。

首句“湘中三年梦乡井”,以湘中三年的离愁别绪开篇,引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基调。接着“敬亭重游心目醒”一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敬亭山,心中那份久违的喜悦与觉醒。

“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敬亭山的壮丽景色。双流如同镜子般映照着山川,千仞高峰直插云霄,两峰并立,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

“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则转向人文活动的描写。秋日里,人们在丛祠前祭拜,共同品尝桂花糕,享受丰收的喜悦;夜晚,僧侣们在兰若(寺庙)内欢聚,煮茶品茗,谈笑风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晴岚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晴朗的天空下,山岚温暖而翠绿,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诗人与友人约定前往寻找通往山顶的红色石阶,去攀登敬亭山的最高峰,寓意着追求精神上的高远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汪泽民
朝代:元   字:叔志   号:堪老真逸   籍贯:宁国宣城   生辰:1273—1355

(1273—1355)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猜你喜欢

忆江南

怀前事,手稿课亲庭。

五世传经双鬓雪,十年勤读一灯青。慈母倚帷听。

(0)

摸鱼儿.故宫

数前朝、江山几姓,兴亡千载何速。

只余万瓦琉璃殿,结束帝王残局。人寂寞。

任门掩金环,风雨花开落。沈沈哀乐。

想玉玺晨传,漆车夜出,都付梦华录。重举目。

换了嬉春绣毂。黍离谁问社屋。

上阳宫女低鬟诉,亲见棋枰翻覆。珠泪掬。

叹老大无归,冷溅湘娥竹。芒鞋踯躅。

傍烟柳龙池,一枝折取,犹作旧时绿。

(0)

菩萨蛮.无题十六阕·其三

青衫无力双乔锁。对门恐坠酸梅个。欲说此时情。

爱河潮未平。紫云红似豆。亦解相思瘦。

咫尺是天涯。断肠君不知。

(0)

少年游.赠章庶常曼仙

人生须是少年游。绣阁喜凝眸。

翩翩夫婿,宫袍烂漫,谁更觅封侯。

秦淮河上宵开宴,有玉手、进金瓯。

罗绮丛中,笙歌队里,争拜锦缠头。

(0)

贺新郎.看花

莫道春情杀。正东山、中年兴致,破除时戒。

日夕花閒长勤护,算只金铃力大。

问何处、许多金贝。

巨朔侏儒均叨饱,只相如、自有文章卖。

春草绿,更清快。邀人做个看花会。

尽纷纷、香车宝马,金盘银脍。

杨柳横眠桃花笑,总是东风无赖。

把弦管、吹开浮壒。

蛤粉墙匡平楼槛,隔墙匡、天远修眉黛。

还认是,檀郎画。

(0)

青玉案.佳期

山厨炊就胡麻饭。可一事、能如愿。

几日东风吹更困。鲤鱼长尺,落花成寸。

悄悄无人问。独凭碧槛排孤闷。玉笛倚声鸟惊遁。

惆怅无言人瘦损。倦游归否,佳期远近。

算只春潮准。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