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五》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五》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

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0)
翻译
太阳和月亮每三十天相遇一次,这是运用时间变换法则的神奇力量。
无论是守卫城市还是野外战斗,都能预知吉凶,通过这种方法增加灵砂,鼎中颜色变得通红。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三旬:三十天。
以时易日:运用时间变换。
法神功:神奇的力量。
守城:守卫城市。
野战:野外战斗。
知凶吉:预知吉凶。
增得:增加。
灵砂:神秘的砂石。
满鼎红:鼎中颜色变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着神秘色彩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它通过对日月运行规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天道运转、事物变迁以及个人修行成就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 这两句从宏观角度出发,讲述了日月交会的周期性规律,以及通过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把握和利用,来提升个人修为或是某种技艺的层次。这不仅反映出古人对于天文历法的精通,更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借助自然力量以达到个人修行目标的智慧。

"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这两句则转向了具体实践的层面,诗人通过对比守城与野战的情景,表达了对于预测吉凶成败的能力,以及通过这种能力获得某种精神或物质上的丰收。这里的“灵砂”和“鼎红”,既可以理解为具体的修炼材料或是道具,也可作为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的积累。

整首诗通过运用日月运行和兵法吉凶预测这两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规律的崇敬,以及个人修为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影响的深刻洞察。这样的主题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初春寄羊城王子龙

几向良朋忆好音,怀君折尽索居心。

虚名岭海仍高卧,薄禄风尘祇醉吟。

望入层云魂欲黯,神驰千里月同深。

春来处处蓬蒿满,蜡屐无因得共寻。

(0)

江上落花五首·其三

满江烟雨冷凄凄,万紫千红踏作泥。

残醉重扶湘水北,春风直到灞陵西。

半钩明月莺声碎,一派斜阳燕语低。

最是怀人多黯别,朝来陌上手分携。

(0)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其三

独坐晴窗晚,閒吟散寂寥。

鸟声啼别墅,柳色上新条。

傲骨本难狎,虚名原易摇。

风尘甘偃蹇,薄俗任喧嚣。

(0)

寓羊城秋怀

独有狂吟客,偏怜秋色高。

惊风吹薜荔,细雨点蒲桃。

节序逢摇落,浮生漫滞劳。

秋听檐外竹,终夕响萧颾。

(0)

唇阁

望之在湖干,仰之在天上。

但恐云气来,一朝邀同往。

(0)

出金陵玉浪上人送之芜湖作此以慰其归兼柬诸子

岭客金陵地,饥凉向尔言。

文章非有用,愁病亦何恩。

影散寒江水,心摇白鹭村。

秦淮秋枕上,梦看别离魂。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