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买山种万竹,残年请老住巴蜀。
结亭更在竹中间,四面云溪写山麓。
风敲最觉夜眠清,雨洗胜延秋望绿。
日吟不限三千字,日饮定须过百斛。
陇西仙翁持斧客,散马凉城行新菊。
为言令弟隐沧江,如此风流天下独。
乃家正在蚕茨野,束束琅玕绕茅屋。
方知白眼待时人,箕踞科头自为俗。
是邦子云剧博雅,闭门草玄食汉禄。
多缘未识此君心,往事微瑕伤白玉。
使君自是廊庙具,方驾前修讵为辱。
平生抱负劲直节,日暮天寒照空谷。
始我瞻望望不及,终我叹嗟嗟不足。
乞官傥或从西游,向子亭边祝黄鹄。
谁能买山种万竹,残年请老住巴蜀。
结亭更在竹中间,四面云溪写山麓。
风敲最觉夜眠清,雨洗胜延秋望绿。
日吟不限三千字,日饮定须过百斛。
陇西仙翁持斧客,散马凉城行新菊。
为言令弟隐沧江,如此风流天下独。
乃家正在蚕茨野,束束琅玕绕茅屋。
方知白眼待时人,箕踞科头自为俗。
是邦子云剧博雅,闭门草玄食汉禄。
多缘未识此君心,往事微瑕伤白玉。
使君自是廊庙具,方驾前修讵为辱。
平生抱负劲直节,日暮天寒照空谷。
始我瞻望望不及,终我叹嗟嗟不足。
乞官傥或从西游,向子亭边祝黄鹄。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万竹亭》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理想画面。诗中主人公渴望买下山地种植万竹,过上与世无争的晚年生活,在巴蜀之地建起竹林小亭,四周环绕着云溪和山麓。夜晚,竹叶间的风声带来清寂的睡眠;雨后,翠竹更显生机盎然。诗人过着吟诗饮酒的生活,豪放不羁,视世俗白眼如无物。
诗中提及的“陇西仙翁”和“令弟隐沧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怀念。诗人自比为“剧博雅”的子云,虽居陋室,但志趣高洁,专心著述,享受朝廷俸禄。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忘却自己的抱负和品性,如同劲直的竹节,即使在日暮天寒中依然照亮山谷。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感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对方的心境,但也赞赏对方的廊庙之才,认为对方担任要职并非屈尊。最后,诗人期盼有机会西游,到万竹亭边,向友人表达深深的祝愿。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价值坚守的坚定。
呜呼,圣人千载不复生,黄河之水何时清。
浊浪排空倒山岳,须臾沦没七十城。
蛟龙吐雾蔽天黑,不闻哭声闻水声。
天子宵衣起长叹,诏起师臣出防捍。
帑金万锱添洪流,黄河之工犹未半。
精卫含愁河伯怒,桃花水讯益汗漫。
明庭下诏罪有司,有司椎胸向天悲。
吁嗟乎,时事艰难乃如此,余独何心惜一死。
舍身愿入洪流中,抗涛速使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