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挂榜山·其一》
《挂榜山·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久薄功名世,频过挂榜山。

谋身千虑少,息念一生閒。

草木居原好,荣华事可删。

纵摅王佐略,岂救鬓毛斑。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久薄功名世”,表明诗人对世俗追求功名的态度已经变得淡薄,不再热衷于追逐名利。接着,“频过挂榜山”一句,描述了诗人经常路过挂榜山的情景,暗示了他对山林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谋身千虑少”表达的是诗人认为在人生规划和谋生方面考虑得很少,可能意味着他更倾向于随性而为,不拘泥于世俗的条条框框。“息念一生閒”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希望一生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草木居原好,荣华事可删”两句,诗人以草木自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认为那些繁华的荣华之事是可以被舍弃的,突显出他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推崇。

最后,“纵摅王佐略,岂救鬓毛斑”两句,诗人虽然怀有辅佐君王的才能(王佐略),但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鬓毛斑),这些才能似乎无法挽回时间的无情。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功名与闲适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嘉兴拜先师吕文懿公冢以陈无已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诗韵敬赋十首·其七

之子读遗经,青年盛文翰。

皦皦丹凤雏,居然立霄汉。

(0)

咏史十四首·其十四

宏范北元帅,世杰南将军。

两人本兄弟,奉主各致身。厓山?风起,顷刻生死分。

烈烈万古忠,矫矫一世勋。

我方编二史,执笔扬其芬。

(0)

自述次人韵

日高屋瓦未消霜,卧听秋潮捲石塘。

九岛迷行鱼性乐,一鞭威后马蹄忙。

独怜诗是吾家物,但有竹为君子乡。

闼外南山今好在,时时飞影到清觞。

(0)

送彭彦实兄还安成

冠盖如云把别觞,都城东畔送元方。

征鸿呖呖闻青海,禁漏迟迟想玉堂。

列嶂绝怜秋似画,好诗应费锦为囊。

乡园故旧欢相贺,棠棣联芳化日长。

(0)

送濮用明教谕

炎风吹木急如号,把酒送君心更劳。

客路定从今日远,诗坛不比旧时高。

月明古戍闻孤角,水浅长河积万篙。

明入讲堂垂化雨,杏花春色映宫袍。

(0)

一愚卷

人皆趋敏慧,世路方纷纭。

劳形已堪惜,况复斲其真。

百为亦徒尔,一愚良足珍。

默默鄙群夸,蚩蚩同众民。

心君苟无累,万物皆阳春。

所以颜氏子,陋巷能安贫。

予方厌机巧,何年归卜邻。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