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棋诗·其八》
《咏棋诗·其八》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小丑无端妄动兵,登坛大将有馀赢。

狼烟浮动诸天塞,隼驭飞连万里征。

汗血日行冲部伍,三千河渡破干城。

军情始信犹棋局,到此君王奏凯平。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棋诗(其八)”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林熙春之手。诗中以围棋的棋盘比喻战争的局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复杂与微妙。

首联“小丑无端妄动兵,登坛大将有馀赢”,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起因和双方的态势。小丑般的侵略者轻举妄动,而登坛的大将是智勇双全,胜券在握。这里运用了围棋中的“登坛”概念,象征着将领的高超战略。

颔联“狼烟浮动诸天塞,隼驭飞连万里征”,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辽阔。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象征着战争的蔓延与紧张气氛;隼驭飞连,则展现了军队的快速机动与远征的壮丽景象。

颈联“汗血日行冲部伍,三千河渡破干城”,聚焦于战场上的具体战斗场景。汗血马日夜奔驰,冲破敌阵;三千士兵跨越河流,攻破坚固的城池。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军事行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者的英勇。

尾联“军情始信犹棋局,到此君王奏凯平”,总结全诗,将战争比作棋局,暗示了战争的策略性和智慧性。最终,无论战场如何变幻,君王都能奏凯而归,平定战乱。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对战争智慧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巧妙地将围棋的规则与战争的策略相融合,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复杂,又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与智慧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挽张公子

公子翩翩间世才,少年声誉重南垓。

未闻袭爵朝天阙,忽报修文入夜台。

五色凤雏摧羽翮,万金龙剑委尘埃。

伤心忍过曾游处,无复花前共酒杯。

(0)

呈石大尹

荣捧除书出九重,遐陬佳气郁笼葱。

城开绿水青山外,人坐光天化日中。

百里弦歌千古意,万家桃李一春风。

白头野叟知何幸,复睹先贤治化隆。

(0)

戒酒后寄伦知县

圣人不囿物,物物自圆融。

古来善学者,变化如神龙。

积善如积粟,积多仓庾充。

去恶如去草,去尽禾粟丰。

全体苟不能,一曲自可通。

隆情唐雅乐,流际轻鼓钟。

何物丘垤凝,而以乘高峰。

率儿拍两手,笑此如泥翁。

名教自有乐,何必沦无穷。

(0)

沧江夕照

白发苍波了岁年,真成东老对回仙。

隔江莫是仙源否,吹得江门月满船。

(0)

唐必周解元墓

洗马桥东水泊津,野田荒陌草如茵。

他时若问田边墓,五岭南来第一人。

(0)

别唐必大母族人

十年游宦未还乡,每遇亲知倍感伤。

五夜漏催更苦短,两家情好话偏长。

凭君历历询州里,慰我悬悬念渭阳。

明发分襟还有待,九霄云路看飞扬。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