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沧溟夜渺漫,衲僧面目太寒酸。
拟将祸福轻偷眼,恶浪狂风衮乱山。
月落沧溟夜渺漫,衲僧面目太寒酸。
拟将祸福轻偷眼,恶浪狂风衮乱山。
这首诗名为《相士》,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月夜沧海的画面,月已西沉,大海广阔而深邃,显得夜晚格外渺远。主人公是一位面貌清瘦、生活简朴的衲僧(僧人穿着麻布衣服),他的形象被刻画得颇为寒酸。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衲僧对世间祸福的看法。他似乎看透了人生的无常,不愿轻易被世俗的得失所左右,宁愿像大海中的恶浪狂风一样,任凭世间风云变幻,自己却坚守内心的平静,不为所动,静静地面对起伏的山峦。这种超脱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洞察和禅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