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
《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全文
明 / 杭淮   形式: 古风

重游名山三月暮,杂花洞口春溟濛。

扪萝累足入地底,逸思飘然凌太空。

举头颠厓若覆盖,琼脂玉乳悬玲珑。

危台百尺俯幽奥,疑与玄圃沧溟通。

中有石笋起撑突,傍觉巨象驮蒙茸。

烟云氤氲不出户,时有石燕飞空中。

蟠拿又如伏虎豹,踊跃或似舞蛟龙。

千态万状接不暇,吐舌骇此造化工。

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

把炬搜奇更深入,日午重关掩曈昽。

手抚石床蹴丹田,恍闻玉女歌仙童。

丹田芝荒石床冷,至今修鍊留遗踪。

世上三十六洞天,不知谁者似张公。

吾生足迹半天下,空闻海上有方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名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洞口的春景、岩石的形态、烟云的缭绕以及石燕的飞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危台”、“石笋”、“石燕”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色彩,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和灵性。

“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将庐山瀑布与山中水声相提并论,虽未直接描绘瀑布,却通过“暗滴石上”的水声,暗示了瀑布的存在,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把炬搜奇更深入,日午重关掩曈昽”,描述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直到日中时分,山中的门户被夕阳遮蔽,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探索的艰难。

最后,“手抚石床蹴丹田,恍闻玉女歌仙童”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触摸石床、聆听仙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杭淮
朝代:明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猜你喜欢

大帅

军士当知死,大帅当知生。

恃死听成败,死亦非完名。

峨峨上柱国,万命资为城。

中骄守惟愎,外愤动皆轻。

蜀栈无寸砥,秋霜肃难撄。

事事违太和,智者忧先萌。

闻有回鹘流,沐猴居然缨。

掣袖肆甘语,潜来汩其灵。

股掌玩阃权,高骑冲辕行。

群僚畏如虎,侧目相戒惩。

贪狼非善宿,佐之天狗狞。

狞木根自蠹,奚待风来倾?

一朝大决裂,彼已遁无形。

而使种种罪,悉归主者承。

须知隙可缘,斯授黠鼠侦。

复以慢济疏,所履先失贞。

竟从悔悟馀,勉与忠义争。

殆识天九重,皇皇有圣明。

匹夫徇沟渎,其节亦铮铮。

要知舆论公,未肯讳生平。

(0)

塘栖

北来十日苦扬舲,得趁宵凉此暂停。

岸北人声接蛙语,天东斜月让明星。

栖凫水阁荷香满,走马河桥树气冥。

到枕临安山色见,一鬟天际出亭亭。

(0)

得家书三首·其二

意外来飞鸿,一涵落云中。

上书平安报,一见宽心胸。

灯前迫不待,历乱横开封。

快读两三行,道及白发翁。

(0)

春感·其二

花落花开总有时,芳愁只在旧园池。

飞茵坠溷终吾土,浪蝶狂蜂异所思。

早虑风霾妨始蘖,长嗟藤蔓束柔枝。

玉儿漫恋雕栏好,倚损罗衫却未知。

(0)

题沈周八景图·其四太湖

太湖风浪昼冥冥,烟树微茫接洞庭。

船到中秋徐荡桨,湖中漾出两山青。

(0)

绿珠坠楼

几斛明珠绝代姿,繁华金谷有谁知。

从来艳福难消受,落到名花亦可悲。

报主一心惟两泪,纵身百尺岂三思。

歌台舞榭今何在,夜月秋风笛里词。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