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刑部李郎中山亭》
《题刑部李郎中山亭》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侬家云水本相知,每到高斋强展眉。

瘦竹亸烟遮板阁,卷荷擎雨出盆池。

笑吟山色同欹枕,闲背庭阴对覆棋。

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lángzhōngshāntíng
táng / qíntāo

nóngjiāyúnshuǐběnxiāngzhīměidàogāozhāiqiángzhǎnméi
shòuzhúduǒyānzhēbǎn

注释
侬家:我家。
云水:山水。
强展眉:勉强露出笑容。
亸烟:低垂的烟雾。
板阁:书斋的板阁。
卷荷:卷起的荷叶。
山色:山景。
欹枕:倚着枕头。
覆棋:对弈棋局。
野兴:热爱自然的情趣。
青眼:欣赏的眼光。
渔师:渔夫,这里比喻为值得尊敬的人。
翻译
我与山水本有缘,每次来到高雅的书斋都勉强露出笑容。
瘦弱的竹子在烟雾中低垂,遮住了板阁,卷起的荷叶托着雨水从大盆池中冒出。
笑着欣赏山色如同倚着枕头,悠闲地背着庭院阴凉对弈棋局。
如果不是主人热爱自然,怎么会再次睁开欣赏的眼光,对待渔夫如师长般尊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其山中别墅的生活情景。"侬家云水本相知"表明主人与自然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而"每到高斋强展眉"则显示了主人在此处读书思考时的一种专注和坚定。"瘦竹亸烟遮板阁"、"卷荷擎雨出盆池"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亭子的幽静环境,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笑吟山色同欹枕"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而"闲背庭阴对覆棋"更是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则揭示了主人并非寻常之人,对于修身养性之事有着深厚的认识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亭院景色的描绘,以及主人在其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高远情怀。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于官员理想人格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五十六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

禅悦之食兮饱其腹,法空之座兮跏其趺。

青原自喜有麟角,黄檗谁嫌捋虎须。

(0)

冬日寄住庵僧

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

幽林云密覆,花鸟恨空来。

(0)

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0)

周梅所携正仲再和借书韵见示次韵报之

少日从军辉绿縢,如今一室与云朋。

低眉深闭车中妇,背俗空悬木上罾。

何幸传衣归六祖,莫忘受记出燃灯。

相期何止诗篇事,大节无亏誓饮冰。

(0)

咏凌霄花

凌空千尺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拚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

(0)

上杜相三首·其三

转觉忧馀好尚孤,较量唯合老葭蒲。

圣贤可是随时拙,正直由来济世迂。

生事有亲甘钓筑,客情无力买山湖。

天边愁绝伤离苦,台象空看照宋都。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