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西樵·其一》
《入西樵·其一》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西樵与东樵,云表互参次。

借问四百峰,何如七十二。

山中千馀家,往往足幽事。

迢迢白云间,鸡犬自鸣吠。

闾里绝诤讼,园畦多树艺。

以此淳朴风,上代复何异。

荒凉福地图,寥落洞天记。

胜绝昔有闻,兴剧今始莅。

石扇启霞霏,金函发山笥。

独往念始申,还丹术犹閟。

将寻芝谷翁,共访桃源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首句“西樵与东樵,云表互参次”以西樵山和东樵山为背景,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接着,“借问四百峰,何如七十二”,通过对比四百座山峰与七十二峰,突出了西樵山的雄伟壮观。

“山中千馀家,往往足幽事”描述了山中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远离尘嚣,过着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生活。“迢迢白云间,鸡犬自鸣吠”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鸡犬之声在白云之间回荡,更添几分神秘与宁静。

“闾里绝诤讼,园畦多树艺”则强调了这里的和谐与安宁,邻里之间没有争端,园田里满是精心培育的作物,展现出一种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景象。

“以此淳朴风,上代复何异”表达了诗人对这里淳朴民风的赞赏,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与古代相似,充满了原始的纯真与美好。

“荒凉福地图,寥落洞天记”可能是在感叹历史的变迁,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遗迹,但这种变迁并未抹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胜绝昔有闻,兴剧今始莅”表明诗人对西樵山美景的向往已久,现在终于得以亲临,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石扇启霞霏,金函发山笥”描绘了诗人进入山中后所见的奇幻景象,石门开启,霞光弥漫,金函(可能指珍贵的物品或书籍)从山中取出,增添了神秘色彩。

“独往念始申,还丹术犹閟”表达了诗人独自前往探索的心境,以及对某种神秘力量(可能指道术或内丹修炼之术)的追求。

最后,“将寻芝谷翁,共访桃源世”则是诗人想要寻找隐居的仙人,一同探寻那传说中的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精神归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樵山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吊无为照老三首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
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
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
古山第一烟云窟,好驻高人雪月魂。

(0)

挽秦国夫人

鸾衿荣翠栝,璇魄媚方流。
庆袭高华出,贤供窈窕求。
灵光分婺照,静质肖坤柔。
闺闼关何事,风人美造周。

(0)

于飞乐·薄日烘晴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
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
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
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
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

(0)

别费检正二首

香案前头自乞归,归心选逐雁西飞。
岂关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鲈此意微。
行乐不妨千骑拥,照人何必万钉围。
儿曹怅惜先生笑,付与醇醪定是非。

(0)

次韵大人书怀

万钧笔力等閒扛,占断溪山福已庞。
扑鼻寒梅香树树,照人新酿绿缸缸。
大严净社谁投足,小怒诗坛肯纳降。
莫为不亿空叹息,将军才气自无双。

(0)

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分明余润彻眉间,道德根源固晔然。
宝篆印泥初不着,神机贯札自无前。
丝纶新渥荣三昼,鼎铉深知眇一涓。
两禁只今谁妙手,岷峨人物半吴天。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