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通过对昔日攀枝留人的情感与今日送归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无限留恋之情。诗中采用了“攀桂”这一意象,以桂树常青寓意友情长存,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
秋风桃李摇落尽,表现了秋天景色的萧瑟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通过“为君青青伴松柏”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希望友情能像松柏一样常青不衰。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则是借用历史上的名士谢安(即“谢公”)在南楼送别的典故,以此来强化诗中的离别之情。同时,“高歌桂树凌寒山”的形象,也表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豪迈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是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的哀愍之情,以及独自一人在空寂的林中赏雪,感受着冬日的静谧与孤独。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此句通过桂树的一枝生长在明月之下,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虽然可以望见那如同朋友一般高洁脱俗的桂枝,但却无法将其折下带走,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友情难以触摸和永恒相伴的无奈与渴望。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最后一句,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桂树作为送别之物的意义,以及它在天上的堪赠(即可供赠送的美好事物)身份,只能在天空中高悬照耀着人间的离别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