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自何年,孤亭鸟道悬。
春花开绝涧,秋月泻寒泉。
中伫区中览,还超象外天。
敢言堪濯足,千仞白云边。
古刹自何年,孤亭鸟道悬。
春花开绝涧,秋月泻寒泉。
中伫区中览,还超象外天。
敢言堪濯足,千仞白云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其周围的自然景观与宁静氛围相得益彰。诗人通过“孤亭鸟道悬”这一句,巧妙地将亭子置于险峻的山间,仿佛与世隔绝,增添了神秘感。接着,“春花开绝涧,秋月泻寒泉”,生动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美景,春天的花朵在深谷中绽放,秋天的明月洒落在清凉的泉水上,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中伫区中览,还超象外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亭中,既欣赏着眼前的景致,又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最后,“敢言堪濯足,千仞白云边”,诗人以“敢言”二字,暗示自己虽身处高处,却不敢轻易言说,可能是因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也可能是在思考人生哲理时的谦逊态度。整个画面给人以深远、宁静而又富含哲理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苍颜五老人,潜此十里谷。
孤标面有棱,瘦骨饥无肉。
手挥云雾开,绝涧坦其腹。
乃知奇伟状,未省出山麓。
穷幽偶见之,欲遁不及缩。
亦怜麋鹿资,笑睨回青目。
政欲挽渠衣,未应回我毂。
却顾岩壑底,郁郁耸乔木。
尚兹遗栋梁,况乃问朴蔌。
我亦脱网罗,江湖漾孤鹜。
念此难折腰,本无苏印六。
何意从公游,大嚼渠渠屋。
公仍为销写,妙语矜破镞。
一看云卧冷,固鄙权门燠。
悬知饭藜羹,不换咄嗟粥。
笑我漫弹冠,短发不胜沐。
真恐缘壁枯,莫作蜗行蹙。
但当葺诗业,万象入吾掬。
要与曲生狂,一扫中书秃。
此计是耶非,更拟从公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