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苔侵野径,好鸟隔春烟。
有洞寻青翼,无僧结白莲。
雨添蛙一部,暖足柳三眠。
绿发便花朵,悭肠怯酒船。
安仁嗟拙宦,苏晋暂逃禅。
日色同悲惨,东风乱纸钱。
碧苔侵野径,好鸟隔春烟。
有洞寻青翼,无僧结白莲。
雨添蛙一部,暖足柳三眠。
绿发便花朵,悭肠怯酒船。
安仁嗟拙宦,苏晋暂逃禅。
日色同悲惨,东风乱纸钱。
这首宋朝童邦直的《登麻姑山》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联“碧苔侵野径,好鸟隔春烟”,以“碧苔”、“野径”、“好鸟”、“春烟”构成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碧绿的苔藓蔓延在蜿蜒的小路上,清脆的鸟鸣声从远处传来,仿佛隔着一层淡淡的春雾,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有洞寻青翼,无僧结白莲”,转而描述了诗人寻找洞穴和探寻自然之美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青翼”可能指代的是洞穴中飞翔的鸟儿,而“白莲”则象征着纯洁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颈联“雨添蛙一部,暖足柳三眠”,描绘了雨后青蛙的欢鸣和柳树在温暖阳光下三次“睡眠”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蛙一部”形象地表现了青蛙群集的热闹场面,“柳三眠”则是对柳树在春日里生长变化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
尾联“绿发便花朵,悭肠怯酒船”,以“绿发”比喻青春年华,“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绽放,“悭肠”形容内心的拘谨,“怯酒船”则可能是对过度放纵的劝诫,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最后两联“安仁嗟拙宦,苏晋暂逃禅”,引用了古代两位文人的故事,表达了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逃避世俗的短暂向往,同时“日色同悲惨,东风乱纸钱”则以日落的凄凉景象和随风飘散的纸钱,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哀伤和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
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