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
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
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
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
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
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
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
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
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
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
有剑不刺虎,为谋信非臧。
无剑徒虎争,虽勇适为狂。
利剑亦可嗟,人有我独亡。
日暮南山阿,直道何可望。
一虎固已尔,况复千豺狼。
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
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
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
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
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
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
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
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
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
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
有剑不刺虎,为谋信非臧。
无剑徒虎争,虽勇适为狂。
利剑亦可嗟,人有我独亡。
日暮南山阿,直道何可望。
一虎固已尔,况复千豺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与猛虎搏斗的情景,通过对比壮士与众人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展现了壮士的勇气和独特品格。诗中“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强烈的画面,表达了一种不可预测的力量和威胁感。而“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则描写了普通人对此种威胁的恐惧与无奈。
接下来的“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展示了壮士在面对猛虎时的勇敢和果断,这种不畏强敌、挺身而出的精神让人敬佩。而“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战斗中可能发生意外的担忧。
诗中后半部分“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进一步强调了壮士不同于常人的高贵品质和选择。而“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则是对猛虎存在与否带来后果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恶势力对民众造成的影响。
最后,“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诗人通过壮士手持利剑的形象,再次肯定了壮士的勇武和存在的价值。而“有剑不刺虎,为谋信非臧。无剑徒虎争,虽勇适为狂”则是对壮士行为选择的评价,以及没有武器时的悲哀。
全诗以“日暮南山阿,直道何可望。一虎固已尔,况复千豺狼。”结尾,营造出一种面对强大敌人的无奈与困境,同时也让人思考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个人和社会如何自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壮士的英勇,更通过对猛虎的比喻,探讨了正义与邪恶、勇气与恐惧之间的较量,以及个人的选择在面对强大力量时所扮演的角色。
独鸟没遥云,日落山气静。
牛羊自识村,曲屈下前岭。
天高河汉明,露重衣裳冷。
入门松影繁,当户槐根瘿。
竹榻展敝衾,石华汲新井。
朅来困饥疲,息偃快俄倾。
破窗漏疏光,缺月林梢耿。
一饱便酣眠,百念息纷竞。
众仆烂漫睡,鼾声逼镫影。
朝曦射牖红,鸟语唤不醒。
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
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
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吝。
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
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
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
《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
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
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