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叶静千林,独有幽香伴苦吟。
细叶宫槐舒碧皱,小花佛顶晕黄深。
谁怜细雨情何限,可忍清霜瘦不禁。
寄语儿曹莫轻折,重阳留待付孤斟。
西风吹叶静千林,独有幽香伴苦吟。
细叶宫槐舒碧皱,小花佛顶晕黄深。
谁怜细雨情何限,可忍清霜瘦不禁。
寄语儿曹莫轻折,重阳留待付孤斟。
此诗描绘了秋日之菊的风姿与诗人对其的深情。首句“西风吹叶静千林”以西风起、落叶静的景象,营造出秋日的宁静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接着,“独有幽香伴苦吟”一句,点明了菊花的独特之处——在秋风中独自散发幽香,陪伴着诗人的苦吟,寓意着菊花的高洁与诗人的坚韧。
“细叶宫槐舒碧皱,小花佛顶晕黄深”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形态。宫槐的细叶呈现出碧绿的皱褶,而菊花的小花则在佛顶上晕染出深邃的黄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独特。
“谁怜细雨情何限,可忍清霜瘦不禁”两句,通过对比细雨与清霜,表达了对菊花命运的同情与关切。细雨中的菊花情意绵绵,而面对清霜,菊花却难以承受其瘦削的命运,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最后,“寄语儿曹莫轻折,重阳留待付孤斟”两句,诗人以“儿曹”指代后辈,告诫他们不要轻易折损菊花,希望在重阳节时,菊花能陪伴自己孤独饮酒,既体现了对菊花的珍爱,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
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
暑衣经雪著,冻研向阳呵。
岂能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新年未入山,今晨风日和。
况复得胜友,发兴凌嵯峨。
冰澌激阴湍,草色明阳坡。
老梅高标致,疏花自岩阿。
樵儿与牧竖,迎笑相谁何。
问我结茅意,何年此婆娑。
悠然会深情,临风发清歌。
回首红尘中,孰与青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