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树何人植,特立童童精舍侧。
近根六月覆秋阴,到顶千寻浮翠色。
老鹳号风柯稍振,黑蚁避雨根先湿。
霜皮四裂挟龙鳞,铁干孤撑露蛟脊。
高空冥合苍天气,盘固深滋厚地力。
岂谓生成属不材,高山大泽似君稀。
栋梁有用终相待,斤斧如寻更不辞。
坚心自受冰霜积,秀气犹含雾露滋。
莫忘科头踞树下,清风满院读书时。
百年老树何人植,特立童童精舍侧。
近根六月覆秋阴,到顶千寻浮翠色。
老鹳号风柯稍振,黑蚁避雨根先湿。
霜皮四裂挟龙鳞,铁干孤撑露蛟脊。
高空冥合苍天气,盘固深滋厚地力。
岂谓生成属不材,高山大泽似君稀。
栋梁有用终相待,斤斧如寻更不辞。
坚心自受冰霜积,秀气犹含雾露滋。
莫忘科头踞树下,清风满院读书时。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名为《讲院老树歌》。诗中描绘了一棵历经百年的老树,屹立在精舍之侧,其根部虽在六月仍能覆盖秋日的阴凉,直至树梢高耸入云,展现出一片翠绿。老树不仅吸引着鹳鸟在风中振翅,也使得蚂蚁因避雨而先行浸湿了树根。树皮四裂,仿佛龙鳞,铁质般的树干挺拔,如同蛟龙的脊背露出水面。这棵老树与苍天相连,深深扎根于大地,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诗人感慨此树虽非栋梁之材,却在高山大泽中极为罕见。它等待着被选为栋梁之用,即便面对斧钺也不退缩。老树的心坚如磐石,承受着岁月的冰霜,其生命力依然旺盛,雾露滋养着它的生长。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这棵老树下读书的日子,清风拂面,书香满院。
病无佳思只深藏,漫绕东篱菊未黄。
最是一年秋好处,可能无酒过重阳。
月圆,伏惟三世诸佛。狸奴白牯,各各起居万福。
时中淡薄,无可相延,切希宽抱。
老水牯牛,近日亦自多病多恼,不甘水草。
遇著暖日和风,当下和身便倒。
教渠拽杷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可怜万顷良田,一时变为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