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燕西飞节物过,年华世事两蹉跎。
晴天白鸟来无数,落日浮云看渐多。
黄菊何人归短棹,红蕖秋水淡洪波。
寂寥多恨凭谁遣,摇落无心奈尔何。
社燕西飞节物过,年华世事两蹉跎。
晴天白鸟来无数,落日浮云看渐多。
黄菊何人归短棹,红蕖秋水淡洪波。
寂寥多恨凭谁遣,摇落无心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社燕西飞节物过,年华世事两蹉跎”以社燕南迁、时节更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时间匆匆、年华易逝的深深感叹。颔联“晴天白鸟来无数,落日浮云看渐多”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经历的种种变化与无常。
颈联“黄菊何人归短棹,红蕖秋水淡洪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黄菊与红蕖分别代表了秋天的美丽与生机,然而在诗人眼中,它们似乎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惋惜之情。
尾联“寂寥多恨凭谁遣,摇落无心奈尔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以及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力感。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的愁绪,面对生命的摇落又该如何自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变化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县城遥枕五巘峰,我家居住城当中。
自从登岱归林薮,楼头日对青芙蓉。
长泷七里峰可及,偶入婿乡近拱揖。
连朝积雨忽晴霁,山灵许我寻苔级。
篮舆踯躅路纡萦,石蹊尽处万笏迎。
仰望初疑似螺转,偪仄渐觉如蛇行。
重门蓦已三天上,举头忽见黄金榜。
大笔淋漓第一书,此山此笔俱无两。
入山礼佛钟鼓寒,寺深佛古僧懒残。
摩挲山顶如鬟髻,我身竟在青云端。
更从一峰踰第二,数武之遥风景异。
小径立石高于人,似解送迎两行侍。
二峰寺古尤荒凉,佛殿新旧如分疆。
香火盛衰且若此,能教人世无沧桑。
步出寺门望城郭,全势一揽在掌握。
恩江曲折万峰围,水田绣绮纷交错。
余兴忽转山门前,回首摩崖拜米颠。
借他取月梯云手,隔纸能摹笔若椽。
山灵莫笑我好事,我愧古人三宿意。
袖中喜带烟霞回,斗室今有神仙字。
朝来重上看山楼,山色依然满槛收。
笑问下方谁引领,见我云端立脚不?
《过长泷习婿家,邀游巘山,寺门有米襄阳“第一山”三大字,拓之而归》【清·刘绎】县城遥枕五巘峰,我家居住城当中。自从登岱归林薮,楼头日对青芙蓉。长泷七里峰可及,偶入婿乡近拱揖。连朝积雨忽晴霁,山灵许我寻苔级。篮舆踯躅路纡萦,石蹊尽处万笏迎。仰望初疑似螺转,偪仄渐觉如蛇行。重门蓦已三天上,举头忽见黄金榜。大笔淋漓第一书,此山此笔俱无两。入山礼佛钟鼓寒,寺深佛古僧懒残。摩挲山顶如鬟髻,我身竟在青云端。更从一峰踰第二,数武之遥风景异。小径立石高于人,似解送迎两行侍。二峰寺古尤荒凉,佛殿新旧如分疆。香火盛衰且若此,能教人世无沧桑。步出寺门望城郭,全势一揽在掌握。恩江曲折万峰围,水田绣绮纷交错。余兴忽转山门前,回首摩崖拜米颠。借他取月梯云手,隔纸能摹笔若椽。山灵莫笑我好事,我愧古人三宿意。袖中喜带烟霞回,斗室今有神仙字。朝来重上看山楼,山色依然满槛收。笑问下方谁引领,见我云端立脚不?
https://shici.929r.com/shici/EHKTWbp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