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偶因团聚思想仙岩诣就观瞻龛龛礼谒推砂扫窟之次忽睹南大像北边一所古窟摧残岁久毁坏年深去戊申岁末发其心愿至己酉岁中方乃修全以咨推砂扫窟崇饰功德所申意者先奉为龙天〔八〕部拥护河湟梵释四王安人静塞伏愿当今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钦八方慕化次为我府主令公长隆宝位命寿延年为绝塞之人王作苍生之父母荣同舜日化布尧时继叶临人承桃秉世观音院主道真等十人悟四大而无实睹丘井以悬腾虑□地以火风恐强象而煎逼道真等唯见牛车火宅空然劝时侣发无上之善心誓坚修于胜果今因作罢略述数行拙解铺舒用留于壁余才亏翰墨学寡三坟不但荒芜辄成短句》【宋·释道真】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https://shici.929r.com/shici/RTy16.html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修行体验。诗中,作者以人生四大皆空的佛教观念开篇,强调了摆脱烦恼、追求解脱的重要性。他指出世人造罪少而作福多者少,导致许多人陷入贫困,因此提倡坚苦修行和戒除奢华,以期在现世努力精进,避免来世苦海。
诗人表达了对仙岩观音院的崇敬与愿望,祈求龙天护佑、佛法兴盛,同时希望皇帝和地方官员能造福百姓,如同舜日般光照人间。他还提到自己与十位同伴因感悟佛教教义,发愿修持,以期达到无上善果。诗中充满了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和对佛法传播的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信仰的执着。
策杖入深山,纡迂蹊径窄。
越洞复攀岩,副此探幽癖。
忽见鹤发人,相窥自林隙。
兀坐木石间,手画先天易。
举步欲相就,荆榛碍行屐。
迂回路几条,相距已咫尺。
丘壑犹宛然,其人乃白石。
仙踪何杳矣,对此空怅惜。
回首暮烟凝,林深日已昃。
连朝苦炎蒸,欲避浑无策。
户牖来温风,倍觉曦光赫。
散发挥素纨,汗流时浃脊。
雪藕复调冰,烦襟犹未涤。
倏睹油然生,片片遥峰擘。
殷殷雷作声,湿云塞空窄。
沾溉顷刻间,神膏发地脉。
草木自精神,物我皆调适。
衢路净纤尘,池塘涨澄碧。
沟浍既已盈,平陆俱盈尺。
行看润秋田,且喜苏麰麦。
农人击壤歌,负耒振袯襫。
市廛及道路,相与手加额。
我时抱疲疴,披襟脱然释。
当此清凉境,游屐欣可即。
好看雨后山,慰我耽诗癖。
朗吟颂丰年,披襟暑无迹。
凭栏一望天连海,海风来自扶桑外。
长波万顷荡琉璃,鳌断山摧动澎湃。
危楼足下生动摇,目眩倏忽飞洪涛。
云谲波诡浩无际,岑㠂点缀如秋毫。
斗然烟霭众峰失,淼瀰一气晴光溢。
东流直下析木津,南注还归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此源无时无。
始信齐州烟九点,蒙茏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还暮,沧海桑田知几度。
而今试问采珠人,此中果否鲛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