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

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

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

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zhūzhōushǐzuòyòu
táng / zhāngjiǔlíng

shèngréntiānhóngzàiyuányuán
měiláocāngshēngniànhuángzūn

xīnghuàqúnxiánshǒulièfān
rénwèishèngyuèjīncún

jiàngjiànyǐnjūndàoyīnqínzhèngmén
róngguāngzhàoyǒuxiàngwèiyán

chéngxiànzhīsuǒfèngzhìguīgēn
bǐngxuányóuhuánghuángjièzhūxuān

rènzhòngjiāněryànfán
zǎiwénchénjiéchímíngzhǔēn

注释
圣人:品德高尚、智慧超群之人,此处指君王。
合天德:顺应天道,具备与天相符的德性。
洪覆:广泛覆盖,这里指仁爱普及。
元元:原指平民百姓,此处泛指广大民众。
劳:忧虑,挂念。
苍生:百姓,民众。
黄屋尊:指皇帝身份尊贵,黄屋指古代帝王所乘之车,以黄缯为盖。
兴化:振兴教化,推动社会风气改善。
俟:等待,期待。
群辟:众多诸侯,指各地方首领。
择贤:挑选贤能之人。
守列藩:担任各地边疆要职,守护国土。
得人:得到人才,指人才众多。
此为盛:这是盛世的标志。
咨岳:此处指朝廷中的贤良之士,岳喻指德高望重者。
今复存:现在仍然存在,即仍在朝中效力。
降鉴:神明垂示,天意指引。
引君道:启示君王应遵循的道路。
殷勤:恳切,诚挚。
启政门:开启治理国家的大门。
容光:光辉,此处指圣人的教诲或神明的启示。
无不照:无所不照亮,即对万物都有教化作用。
有象:有形象的事物,泛指世间万物。
必为言:必定会有所教诲,给予启示。
成宪:已成文的法度,先贤制定的制度规章。
知所奉:知道应当遵守奉行。
致理:达到良好的治理状态。
归其根:回归根本,即遵循基本原则行事。
肃肃:庄重,严肃。
禀:秉承,接受。
玄猷:深奥的谋略,高明的治国之道。
煌煌:辉煌,光明灿烂。
戒朱轩:警戒红色车驾,此处借指君王本人,提醒其言行举止应符合圣明标准。
徒:仅仅,只是。
任遇重:肩负重任,受到重用。
宴锡繁:恩赐丰厚,宴锡指帝王赐予的丰厚赏赐。
载闻:常听说,经常听闻。
励臣节:激励臣子保持高尚节操。
持答:以实际行动回报。
明主恩:贤明君主的恩典。
翻译
圣人顺应天之德性,广施仁爱于万民。
常忧虑百姓疾苦,不因身居高位而自傲。
振兴教化期待众诸侯协力,选拔贤能守护各地封疆。
得人才众多乃盛世景象,如今这些贤良仍留存朝堂。
神明垂示君王之道,恳切开启治国之门。
其光辉无所不照,凡有形象皆予教诲。
遵循先贤制定的法度,归本溯源以达至治理。
庄重地秉承深奥谋略,辉煌地警示红色车驾。
不仅重任在肩,且恩赐丰厚。
常闻以此激励臣子节操,以实际行动报答明主之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君主合乎天德、大度容众的品质给予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愿望和期待。

首句“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表达了对君主道德高尚、恩泽广被的颂扬。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君主,“合天德”意味着君主能够与天道相合,体现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魅力。

其次,“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则表明了君主对民众的关怀和不骄不躁的态度。“黄屋”在这里象征着皇权,但君主并没有因为地位尊贵而疏远百姓,这种谦逊和关爱之心是作者所赞美的。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则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政治景象。在这个理想中,君主通过选择賢能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并在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治理,展现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国家图景。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则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这里,“得人”意味着获得贤能的人才,而这种状况被视作国之大幸。“咨岳”则可能是指君主咨询賢达之士,以求得真知灼见。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进一步强调了君主通过智慧和宽仁来引导民众的道路,并且在政治上表现出极高的热忱。

“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则是对君主光明德行的赞美,意味着君主的恩泽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四方,而其德行也像天象一样显而易见,是不可言说的伟大。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表达了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备和治国理念的深刻。这里,“成宪”意味着法律制度的健全,而“致理归其根”则强调了追求事物本源、本质的治理理念。

“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则描绘了一种庄严、肃穆的宫廷场景,“肃肃”形容的是一种恭敬谨慎的态度,而“煌煌”则是对皇权威仪的赞美。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则表明了君主不仅重视人才,还要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中考核众臣,这里的“岂徒”意味着绝非仅仅,而“宴锡繁”则形容一种安详、平静而又丰富多彩的情景。

最后,“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表达了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感激之情。这里,“载闻”意味着广泛传颂,而“励臣节”则是对臣子忠诚品质的赞扬;“持答明主恩”则强调了臣子对于君主恩泽的回报和感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德行、政绩以及与臣子的关系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景象。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当时社会普遍向往的一个政治理念。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

挥戈无力驻残冬,有客孤吟百事慵。
砚水破坚余滴沥,笔花开冻任蓬茸。
文心老愧残江锦,诗律人多好叶龙。
卒岁优游差自遣,腊醅缸面渐溶溶。
¤

(0)

仲雪见示花朝二诗依韵奉和

春色平分已自奢,今朝风物更鲜华。
山因绿柳常含雨,天为红桃不放霞。
芳草齐时看宝马,好风多处见香车。
笺天有事君知否,要乞轻阴为养花。
¤

(0)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录四)

松孤梅冷竹空虚,此地惟堪著老臞。
守类宋株从笑拙,幽同齐谷合名愚。
乌瞻好屋犹将母,燕贺新堂亦引雏。
富贵不来行乐耳,莫嫌三复咏山枢。
¤

(0)

复次漫兴前韵八首(录四)

踏残花影听松风,过雨高旻坐碧空。
病后襟期失马叟,老来勋业祝鸡翁。
笑他荷锸还防死,似我关门底哭穷。
世味遍尝无过淡,不将春韭换秋菘。
¤

(0)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孟阳久居练川、虞

相逢已恨各衰残,廿载心期共岁寒。
不以采葑遗下体,何曾沧海废观澜。
长言和比琼瑶贵,只字评如衮钺难。
叹息斯人不可作,秋风吹面月移阑。

(0)

闲居杂书示王孙(二首)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
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