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
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
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
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
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
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
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此诗《谒夫子庙》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思考与对孔子精神的崇敬,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之志。
首联“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孔子置于三皇五帝之上,强调其在道统与功业上的卓越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颔联“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进一步阐述了孔子对于文化传承与历史记载的贡献。《彖系》指的是《周易》中的解释部分,《春秋》则是孔子修订并撰写的史书,这两部作品体现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创新,以及他对于历史事件公正客观记录的决心。
颈联“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描绘了孔子在礼仪制度上的贡献。孔子制定的车马服饰规范和行为礼仪,不仅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尾联“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通过想象孔子故居中音乐与书籍的氛围,表达了对孔子生活与学术环境的向往与敬仰。孔子的居所充满了文化气息,墙壁上留下的简牍书籍,象征着他的智慧与学问得以流传。
接下来的几联“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则进一步描绘了孔子及其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孔子的道德风范与学术成就,也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继承与追随之情。老桧树的生长与洙水的环绕,象征着孔子的思想如同生命一般生生不息,不断滋养着后世的学人。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颂扬,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