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偪仄叹无庐,近借山房一榻居。
面势不知多少阔,碧天万里一尘无。
归来偪仄叹无庐,近借山房一榻居。
面势不知多少阔,碧天万里一尘无。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柬马师山(其一)》描绘了诗人归来的困境和对新居的感叹。首句“归来偪仄叹无庐”表达了诗人身处狭窄之地,感叹没有自己的居所,流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近借山房一榻居”写出了诗人暂时借住山间小屋,虽然简陋,但至少有了栖身之所。
后两句“面势不知多少阔,碧天万里一尘无”则转向了对眼前景色的描绘,通过广阔的碧空白云,展现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似乎暂时忘却了生活的困顿,心灵得到了片刻的舒展。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转折自然,既有生活琐事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至道不可见,正声难得闻。
忽逢羽客抱绿绮,西别峨嵋峰顶云。
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
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
愤声高,怨声咽,屈原叫天两妃绝。
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
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
有如驱逐太古来,邪淫辟荡贞心开。
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
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
从朝至暮听不足,相将直说瀛洲宿。
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
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
抱琴却上瀛洲去,一片白云千万峰。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天马白银鞍,亲承明主欢。
斗鸡金宫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罗中贵,歌钟清夜阑。
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圣朝多雨露,莫厌此行难。
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徵君。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
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
楼观开朱门,树木连房廊。
中有学仙人,少年休谷粮。
高冠如芙蓉,霞月披衣裳。
六时朝上清,佩玉纷铿锵。
自言天老书,秘覆云锦囊。
百年度一人,妄泄有灾殃。
每占有仙相,然后传此方。
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金刀截身发,结誓焚灵香。
弟子得其诀,清斋入空房。
守神保元气,动息随天罡。
炉烧丹砂尽,昼夜候火光。
药成既服食,计日乘鸾凰。
虚空无灵应,终岁安所望。
勤劳不能成,疑虑积心肠。
虚羸生疾疹,寿命多夭伤。
身殁惧人见,夜埋山谷傍。
求道慕灵异,不如守寻常。
先王知其非,戒之在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