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莫唱君杨白花,听我西湖竹枝歌。
竹枝青青多竹节,杨花轻白奈君何。
且莫唱君杨白花,听我西湖竹枝歌。
竹枝青青多竹节,杨花轻白奈君何。
这首元代诗人陈枢的《和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一)》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竹与杨的不同特质,寓含深意。
“且莫唱君杨白花”,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杨花的轻视与不屑。杨花,轻盈而易散,常被用来比喻短暂或不稳固的事物。诗人在此处以“君”字直呼杨花,赋予其人格化,表达了一种对杨花的直接批评态度。
接着,“听我西湖竹枝歌”,诗人转而邀请读者倾听他对西湖竹枝的歌唱。竹子,以其坚韧、挺拔的形象,象征着坚贞不渝、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在这里,诗人通过“竹枝”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与向往。
“竹枝青青多竹节”,描述了竹子的生长状态,青翠欲滴,竹节分明,既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寓意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经历与挑战。这里的“竹节”不仅指竹子本身的自然特征,更隐喻了人生的坎坷与磨砺。
“杨花轻白奈君何”,诗人再次将杨花与竹枝进行对比,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杨花的脆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推崇,同时也对杨花的轻浮给予了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竹与杨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两种植物的不同特质,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竹子的坚韧与杨花的轻浮,象征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颂扬与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洞察。
游赵提干园,有亭可洗心。
亟应招呼命,蠹叶下井枯。
空江鼓风劲,幸藉贤主人。
寻胜愁尽屏,平生性不污。
惟喜眼界净,笑睨斑竹林。
金商递声应,古桂香何迟。
黄花色最正,何当过栗里。
把酒酹陶令,行矣又他适。
孱质莫任病,酒酣喜索句。
鬓改羞对镜,寒蛩咽青莎,难制客泪迸。
江州庐山阴,万象蕴奇秘。
笑扶鬼面行,趁云步幽邃。
虎迹过溪明,龙气蟠松翠。
香炉紫烟合,灿若金布地。
诸佛妙庄严,千灯烛魑魅。
向来远法师,绝识具圣智。
白莲曾结社,今古想标致。
客子徒仰高,可望不可企。
山头日落易,木阴混清閟。
野禽叫瀑顶,预知夜无寐。
怀抱挹仙芬,欲将世情弃。
斯游会重寻,直待凉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