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作佛,坏烂虚空元有骨。
佛作魔,须弥顶上涌清波。
魔佛二边俱坐却,瘥病不假驴驼药。
魔作佛,坏烂虚空元有骨。
佛作魔,须弥顶上涌清波。
魔佛二边俱坐却,瘥病不假驴驼药。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师一的偈颂,以独特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教中魔与佛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魔作佛,坏烂虚空元有骨",形象地描绘了魔性看似强大,但本质上无法摧毁空性的真理,暗示佛性深藏于万象之中。"佛作魔,须弥顶上涌清波",则反过来说,佛性显现时,也能带来智慧的清流,如同须弥山之巅的波澜。"魔佛二边俱坐却",意味着超越了对立,达到一种平衡和中道,即不执着于任何一边。最后,"瘥病不假驴驼药",强调真正的疗愈并非外在药物,而是内心的觉悟和解脱,寓意修行者无需依赖外在教法或仪式,只需内在的自我觉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先生七十五春秋,始抱兰枝第一筹。
来晚恰符园果谶,名成须著锦标头。
家书便合添千卷,身世真堪老一丘。
却望寿筵无几日,酒杯重叠费公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