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无赖,向妙明空里,色尘吹聚。
瞥尔摩醯无相眼,还为花光一觑。
午韵阑初,露香亭晚,玉佩罗裙舞。
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
尽教芍药扶轮,海棠授印,京洛风流具。
小妹东家窥宋久,催唤蕊珠同住。
緤印香严,袜尘波细,离合神光处。
斜阳导引,海西又作霞妩。
东风无赖,向妙明空里,色尘吹聚。
瞥尔摩醯无相眼,还为花光一觑。
午韵阑初,露香亭晚,玉佩罗裙舞。
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
尽教芍药扶轮,海棠授印,京洛风流具。
小妹东家窥宋久,催唤蕊珠同住。
緤印香严,袜尘波细,离合神光处。
斜阳导引,海西又作霞妩。
这首《念奴娇·双花王阁赋牡丹》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沈曾植所作,词中以东风比喻春风,描绘了牡丹盛开的场景。"东风无赖"形象地写出春风的顽皮,它在空灵的妙明境界中吹聚起花色,犹如摩醯无相眼瞬间捕捉到花的光彩。词人接着描述了牡丹在午后和傍晚的不同韵味,以及女子们穿着华丽衣裙在花间起舞的景象。
"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自己年事已高,难以再有如昔的才情去赞美牡丹。接下来,词人将牡丹比作能赋诗的才女,暗示其风华绝代,连邻家少女也被吸引过来。"緤印香严,袜尘波细"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牡丹花瓣的娇艳和女子步态的轻盈,而"离合神光处"则揭示了牡丹花蕊的神秘魅力。
最后,词人在夕阳的引导下,想象海西的天空又展现出绚丽的晚霞,与牡丹的美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词以牡丹为中心,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牡丹的深情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深沉感慨。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忆昔力耕金华野,青蓑绿笠风烟下。
扶犁荷锄岂不倦,春醅映盏清如写。
亦曾扁舟钓钱唐,长缗短棹浮沧浪。
颠风驾潮涛更恶,若比世路犹康庄。
安有高情唐许协,深閟神光形亦偞。
还骑官马走黄尘,江山过眼空重叠。
少年壮气苦不羁,西川南海去如驰。
二毛已非折腰具,况与志愿常参差。
长官怒骂沸于爚,口自唯诺心自怍。
升斗未疗饥寒忧,低佪独羡耕渔乐。
老翁双瞳秋月如,何时照我归乡闾。
江湖耕渔乐复乐,挂冠径归良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