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谒马羸不进》
《入谒马羸不进》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上路传呼万毂流,羸骖踏月五更愁。

城门争道无因入,始恨车前欠八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éijìn
sòng / sòngxiáng

shàngchuánwànliúléicānyuègèngchóu

chéngménzhēngdàoyīnshǐhènchēqiánqiànzōu

注释
上路:出发,动身。
传呼:呼唤,通知。
万毂流:形容车马众多,如同水流般。
羸骖:瘦弱的马。
踏月:在月下行走。
五更愁:五更时分,指深夜,增添忧愁。
城门:城市的大门。
争道:争夺道路。
无因:没有机会,无法。
始恨:开始感到遗憾。
车前:马车前方。
欠:缺少。
八驺:古代驾车的八匹马及其驾车者。
翻译
踏上旅途,车马如织,月光下赶路,心中充满忧虑。
城门处人潮拥挤,无法顺利进城,此刻只恨车前缺少了八个驾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入城景象,诗人宋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上路传呼万毂流"中的"万毂"指的是众多的车轮,而"传呼"则表现了夜里车马行走的声音连绵不断,给人一种繁忙与紧迫感。"羸骖踏月五更愁"中的"羸骖"是形容马匹强壮的样子,"五更"则指的是半夜时分,而"踏月"则是对那夜色中马蹄声的生动描绘,"愁"字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思。

接下来的两句"城门争道无因入,始恨车前欠八驺"则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着急的人群和拥堵不前的场景时所感受到的挫折。"城门争道"描绘出的是夜晚人们争相进入城门的情形,而"无因入"则表明尽管有很多人想要进去,但似乎总是有某种原因阻碍着他们。最后一句"始恨车前欠八驺"中,"车前"可能指的是在车前的马匹或其他牲畜,而"欠八驺"则意味着少了八匹马,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准备不足的懊恼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入城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甘心中的挫折感,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紧张与冲突。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秋夜见月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

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

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0)

送龚燧宪使致仕·其一

平生心在恤痌瘝,一日辞荣出九关。

袖却向来经济手,去循南浦看西山。

(0)

题廖监正山水

溪上好山青万仞,傍山临水结茅堂。

扁舟载得纶竿过,不是吴乡定越乡。

(0)

题凌士昌所藏张子厚山水·其二

云山深处草亭幽,磐石垂萝古木稠。

世外不知尧舜理,超然放意似庄周。

(0)

题竹寄瑞安钟尹

都门判袂已经春,海邑纷传惠化新。

一幅平安乡里意,旧来卓鲁亦何人。

(0)

思金少保

玉署青坊雨露边,同乡同道更推贤。

今来独过同行处,泪洒清觞忆往年。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