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风翻高下飞。雨笼晴、香径尚泥。
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
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
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柳絮风翻高下飞。雨笼晴、香径尚泥。
女伴笑、踏青好,凤钗偏、花压鬓垂。
乱莺双燕春情绪,搅愁心、欲诉向谁。
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融合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柳絮风翻高下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柔飘逸的春天,柳絮随风摇曳,舞动在空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雨笼晴、香径尚泥”继续展现了春日后的湿润和清新。这里的“雨笼”指的是细雨之后天气朦胧,带来了一种神秘感;而“香径尚泥”则是对春雨过后小路依旧泥泞但弥漫着花香的生动描写。
在下一句,“女伴笑、踏青好”,诗人捕捉到了女性在美丽春光下的欢愉与活力。这里的“女伴”指的是同行的女子,共同享受着春天的美好;“笑”的表情传递出她们的心情舒畅和快乐无忧。
紧接着,“凤钗偏、花压鬓垂”,则是对女性装饰与自然景色交融之美的描绘。这里的“凤钗”指的是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而“花压鬓垂”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繁花盛开,甚至能把鬓角(发髻)都压低。
在接下来的“乱莺双燕春情绪”,诗人通过“乱莺”和“双燕”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里的“莺”指的是柳树,“双燕”则是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的鸟类。
“搅愁心、欲诉向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某种情感的渴望。这里的“搅愁心”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不安与焦躁,而“欲诉向谁”则是对想要倾诉却又不知该向何处去寻找倾听者的一种无奈和孤独。
最后,“人问道、因谁瘦,捻青梅、闲敛黛眉”,诗人通过别人的询问“因谁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楚,而“捻青梅、闲敛黛眉”则是对自己独处时的情形和心境的一种描写。“捻青梅”指的是轻拈着青色的梅花,可能是在回忆或思念中;而“闲敛黛眉”则是一种优雅从容的举止,与其内心的忧伤形成对比。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将女性的情感世界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