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富知丞之官丹阳》
《送富知丞之官丹阳》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官袍岁久不能青,放了铜章却县丞。

时事自新醒眼看,古心逾拙白髭生。

有田有屋宁三仕,随雨随风又一行。

举世其谁识公者,临岐何独怅离情。

(0)
翻译
官服年深已不再鲜亮,放下铜印后我成了县丞。
世事变迁,唯有清醒双眼观察,内心古朴更显拙意,胡须渐白。
有田有屋足矣,我不再追求三次升迁,任凭风雨飘摇,人生如行云流水。
世间谁能真正理解我呢?在岔路口,我独自感伤离别之情。
注释
官袍:官员的官服。
岁久:多年。
青:鲜艳。
铜章:官印。
却:反而。
县丞:县级官员。
时事:世事。
自新:自我更新。
醒眼:清醒的眼睛。
古心:古朴的心。
白髭生:胡须变白。
宁:宁愿。
三仕:三次升迁。
随雨随风:随波逐流。
一行:一次行程。
识公者:理解你的人。
临岐:面临岔路口。
怅离情:惆怅的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富知丞之官丹阳》。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官袍岁久不能青,放了铜章却县丞。"

这两句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职位的变迁。官袍代表着官职,而岁月的流转使得这些官袍已无法保持原来的鲜亮;"放了铜章"则是指卸任之后不再佩戴象征官职的铜制徽章,表明诗中的人物已经不再担任县丞一职。

"时事自新醒眼看,古心逾拙白髭生。"

这里作者透露了自己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时事自新"意味着时代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而"古心逾拙"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白髭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老去。

"有田有屋宁三仕,随雨随风又一行。"

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祝愿。"有田有屋"意味着拥有安稳的居所和生活基础,而"宁三仕"则是在希望朋友即使在官场上也能保持清白和宁静。"随雨随风又一行"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

"举世其谁识公者,临岐何独怅离情。"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感慨地问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位即将离去的朋友?"临岐"指的是临别之际,而"怅离情"则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独自沉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和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