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九江郡,今寄九江村。
禹迹复何处,佗城非故园。
乡关生死泪,亲旧岁时论。
那得深山入,西风吹暮猿。
昔游九江郡,今寄九江村。
禹迹复何处,佗城非故园。
乡关生死泪,亲旧岁时论。
那得深山入,西风吹暮猿。
这首《江村》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昔游九江郡,今寄九江村”,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游历与现在的居住地点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九江郡与九江村,一为繁华之地,一为宁静之所,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诗人生活状态的转变,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接着,“禹迹复何处,佗城非故园”两句,诗人借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和佗城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禹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佗城则是诗人记忆中的故乡,两者虽已难寻,但那份情感却难以割舍。
“乡关生死泪,亲旧岁时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生死泪,既包含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岁时论,则是说与亲人相聚时的温馨回忆,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最后,“那得深山入,西风吹暮猿”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深山中夕阳西下、猿猴哀鸣的画面。深山代表了远离尘嚣的内心世界,西风和暮猿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