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涵虚处,襟怀朗鉴馀。
际空常澹澹,照物祇如如。
目远随飞鸟,心閒玩戏鱼。
碧犹喜云敛,纹不藉风舒。
信是得神画,堪通论政书。
凭阑适几暇,絜矩每开予。
天水涵虚处,襟怀朗鉴馀。
际空常澹澹,照物祇如如。
目远随飞鸟,心閒玩戏鱼。
碧犹喜云敛,纹不藉风舒。
信是得神画,堪通论政书。
凭阑适几暇,絜矩每开予。
这首诗描绘了天水相接、虚无缥缈的壮丽景象,诗人以“涵虚”和“朗鉴”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邃。
首联“天水涵虚处,襟怀朗鉴馀”,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天水相连之处,仿佛是心灵的镜子,映照出诗人纯净而开阔的胸怀。这里,“涵虚”不仅指自然景象的广阔无垠,也暗喻着诗人精神世界的深邃与宽广。
颔联“际空常澹澹,照物祇如如”,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天空与水面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天空的“澹澹”与水面的“如如”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颈联“目远随飞鸟,心閒玩戏鱼”,通过观察远处飞翔的鸟儿和近处嬉戏的鱼儿,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流露出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
尾联“碧犹喜云敛,纹不藉风舒”,诗人以碧绿的水面和云散风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喜悦与欣赏。这里的“云敛”和“风舒”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从容接纳。
最后一联“信是得神画,堪通论政书。凭阑适几暇,絜矩每开予”,诗人将自然美景与政治智慧相结合,认为自然界的规律与治理国家的道理相通。他站在栏杆旁,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思考着如何以公正之心(絜矩)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蕴含了对政治智慧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吴天簌簌严霜飞,朔风捲林林叶稀。
江郊岁晚断行客,茅屋处处扃柴扉。
乾坤造化出太极,生物有意随春辉。
罗浮美人玉为骨,洛浦仙子云作衣。
樊姬亦是楚宫女,风度脉脉情依依。
月明解后喜相遇,佩带绾结垂珠玑。
娉婷谁兄复谁弟,涪翁诗句誇精微。
东方欲白大星没,相与一笑浑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