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五》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五》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宛转素娥腰带纤,回飙似应舞节严。

三冬怪事惊粤客,一夜凄风结解盐。

厌说包羔欢锦帐,思分挟纩到穷檐。

擒胡此日堪乘便,谁夺祈连万仞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独特之处,以“雪诗”为主题,融入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赞叹,以及对生活情境的细腻观察。诗人通过“宛转素娥腰带纤,回飙似应舞节严”两句,巧妙地将雪比作轻盈的舞者,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飘落时的轻盈与优雅,同时暗示了雪与风之间的和谐互动。

接下来,“三冬怪事惊粤客,一夜凄风结解盐”则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奇异与震撼,尤其是对于南方的旅人而言,这样的景象无疑是一种惊喜与震撼。这里的“解盐”可能是指雪花在空中形成的晶莹剔透的形态,与盐粒相似,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美丽与独特。

“厌说包羔欢锦帐,思分挟纩到穷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奢华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境遇的关注。通过对比“包羔”(可能指包裹羔羊,象征贵族奢华)与“穷檐”(指贫寒之家),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以及对温暖与关怀的渴望,希望这种温暖能够遍及每一个角落。

最后,“擒胡此日堪乘便,谁夺祈连万仞尖”两句则可能寓含着更深的政治寓意或个人抱负。这里“擒胡”可能象征着收复失地或平定边疆的宏愿,“祈连万仞尖”则可能是指崇山峻岭,暗喻艰难险阻。整句话表达了一种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同时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与独特,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温暖与关怀的呼唤,以及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五十二

春雨洗园林,春风动帘箔。

百城人已归,弹指开楼阁。

入门俱是佛家风,帝网光明相映夺。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六

一尘具无量刹土,一念超无量劫数。

一身现无量众生,一体合无量诸佛。

(0)

颂古一百则·其八十

蒲团禅版对龙牙,何事当机不作家。

未意成褫明目下,恐将流落在天涯。

虚空那挂剑,星汉却浮槎。

不萌草解藏香象,无底篮能著活蛇。

今日江湖何障碍,通方津渡有船车。

(0)

送月上人归乡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

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0)

游云栖院作偈与住山琛老禅

紫霄峰顶金浮屠,风铃扬音闹苍虚。

玉栏中地稳行道,云磴下林新葺庐。

江山怀抱富不恶,霜月轩窗清有馀。

老眼寒青伴耶舍,炷香心醉竺仙书。

(0)

法澄上人出长芦了师兄画像求赞

傲雪松孤,怀云石癯。

妙存而有也不有,独照而无也非无。

万象勿能逃空王之印,众色莫我染灵蛇之珠。

金鸡啼寒兮晓分夜户,玉兔弄魄兮莹彻冰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