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丈为武昌公建开利寺观鹅亭》
《秦丈为武昌公建开利寺观鹅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上新亭接梵台,风流重忆右军才。

相携爱马高僧过,自许笼鹅道士来。

池水如披霜练出,烟霞犹傍彩毫开。

使君暇日多延眺,可但南楼兴已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李攀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秦丈为武昌公所建开利寺中鹅亭的风雅景象。

首句“江上新亭接梵台”,点明了鹅亭所在之地,位于江边,与佛寺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风流重忆右军才”一句,借古喻今,将鹅亭比作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右军)的风流才情,暗示鹅亭不仅是一个观赏之所,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携爱马高僧过,自许笼鹅道士来”两句,通过描绘人们骑马来访、道士携鹅而至的情景,展现了鹅亭作为社交与文化交流场所的热闹与雅致。马与僧、鹅与道,不同身份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享受这份闲适与和谐。

“池水如披霜练出,烟霞犹傍彩毫开”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池水比作披着霜雪的白练,烟霞则仿佛在彩毫(画笔)的映衬下绽放,形象地描绘了鹅亭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美感。

最后,“使君暇日多延眺,可但南楼兴已哉”表达了诗人对武昌公(使君)利用闲暇时光欣赏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鹅亭及其周边景色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鹅亭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美、艺术美与精神美的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阌乡道中

六十颓龄独可叹,五千馀里一微官。

河临断岸魂应断,径入寒岩胆亦寒。

白雁关心秋杳杳,黄尘吹面日漫漫。

篱英烂漫情如失,岭树迢遥兴欲阑。

(0)

满庭芳.登道场山作

一雨催凉,千崖吐秀,万壑争效潺湲。

暂停篮笋,携杖翠微间。

点点龙鳞玉甃,堪怜处、屐齿敲悭。

朱栏外,粘天万顷,七十二峰间。

呼尊誇更有,松飙凤吹,云岫鸦鬟。

又谁送、黄鹂巧唱绵蛮。

漫问何山最好,争应道、还有何山。

能移兴,新晴月色,飞步上孱颜。

(0)

减字木兰花

杨花乱起。摇荡春光千万里。无限长条。

牵惹行人东陌桥。杨花落尽。也有暮鸦来借问。

且管生前。身后浮萍最可怜。

(0)

投慈氏寺宿·其二

入门金像欣然笑,笑我津梁老此生。

兜率天中观自在,不知贤剑也求名。

(0)

江上别黄生·其二

睡醒双箸印微红,小立江干怨晓风。

莫问长安天近远,酒人多在梦魂中。

(0)

暮秋村居即事·其一

今年胜事属田家,报赛祈新乐未涯。

玉乳滴从香子糯,白云裁作木绵花。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