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道一声随夜长。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道一声随夜长。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这首诗《闻角》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闻角”这一主题,描绘了深夜中角声悠扬、回荡的情景,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哀愁与思绪。
首句“人间无物比悠扬”,开篇即以“悠扬”二字点题,强调角声的独特魅力,认为在人间所有事物中,没有哪一种声音能与之相比,突出了角声的高雅和深远。
次句“谁道一声随夜长”,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角声持续时间之长的感慨。夜晚本已漫长,而角声似乎更添了几分悠长,让人心生无限遐想。
第三句“馀哀到晓无寻处”,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随着夜色渐深,角声带来的哀愁也逐渐弥漫,直至天明,却难以寻觅其踪迹,暗示哀愁如同这角声一般,无形无影,却深深烙印在人心中。
最后一句“吹作南湖十里霜”,以视觉形象结束全诗,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景象。角声仿佛化作了霜,覆盖了南湖十里之地,既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广阔影响,又暗含了哀愁如霜般寒冷、凝重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角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与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邃,体现了刘因诗歌的独特风格。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绿遍山腰,青回沙尾,花信几风吹断。
屏间鸟度,镜里舟移,乍试苧衫绡扇。
常把禅机破除,难负春研,流光如箭。
正蘅皋税驾,袜尘不动,黛明波远。
看渐是、弱絮萦烟,新荷铸水,丽景一番熏染。
初啼鴂后,将噪蝉前,池阁嫩晴千变。
谁道凭阑有人,暗忆年华,自怜幽倩。
且停桡浅酌,霏雨沾衣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