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
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
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
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
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
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
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
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
这首诗《经远楼》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赞美以及对后世战争与政治的深刻洞察。
首联“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开篇即以“中夏圣人”指代古代圣明君主,他们通过调和音律,使得四方异国的文化与思想得以融合,象征着文化的包容与交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律吕”这一音乐术语,隐喻古代圣人调和天下的智慧。
颔联“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对比了唐虞时期的德政与秦汉时期的战争。唐虞时期,统治者以德行让位,国家治理得和谐有序;而秦汉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频繁的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此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德政的向往。
颈联“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指出在战争中,勇猛的将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智者在于礼仪与学问。这里的“鼓旗”代表军事力量,“勇将”指英勇的将领,“俎豆”则象征文治与礼仪,暗示了文武并重的重要性。
尾联“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以“功臣骑虎”比喻功臣虽有赫赫战功,但若失去控制,可能导致国家动荡。而“冰渊审庙谟”则是告诫统治者应深思熟虑,谨慎制定国家政策,如同在冰面上行走一样小心。此联强调了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以及决策者深谋远虑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赞美,以及对后世战争与政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思考。
佳胜古钱塘。
帝居丽、金屋对昭阳。
有风月九衢,凤皇双阙,万年芳树,千雉宫墙。
户十万,家家堆锦绣,处处鼓笙簧。
三竺胜游,两峰奇观,涌金仙舸,丰乐霞觞。
芙蓉城何似,楼台簇中禁,帘卷东厢。
盈盈虎貔分列,鸳鹭成行。
向玉宇夜深,时闻天乐,绛霄风软,吹下炉香。
惟恨小臣资浅,朝观犹妨。
行乐平生志,方从事、未出已思归。
欢欢宴会同,类多暌阻,冶游踪迹、还又参差。
年华换,利名虚岁月,交友半云泥。
休忆旧游,免成春瘦,莫怀新恨,恐惹秋悲。
惟思行乐处,几思为春困,醉枕罗衣。
何事暗辜芳约,偷负佳期。
念待月西厢,花阴浅浅,倚楼南陌,云意垂垂。
别后顿成消点,伊又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