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宇前临姑熟溪,溪流湛湛清无泥。
春来秋去几百载,朝云夜月长相繄。
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
文章光燄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
当时放荡沉清骨,因有声名不漂没。
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彷佛。
祠宇前临姑熟溪,溪流湛湛清无泥。
春来秋去几百载,朝云夜月长相繄。
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
文章光燄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
当时放荡沉清骨,因有声名不漂没。
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彷佛。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祠堂的描绘,展现了对李白生平和作品的深刻敬仰。首句“祠宇前临姑熟溪,溪流湛湛清无泥”以姑熟溪的清澈映衬出祠堂环境的静谧与庄严。接着,“春来秋去几百载,朝云夜月长相繄”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祠堂作为纪念之地的长久存在,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描绘了祠堂内李白画像的高洁与超凡脱俗,以及其精神气质的深远影响。“文章光燄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则赞美了李白文章的光芒万丈,同时也暗示了他生前遭遇的不公与孤独,但这些并未能掩盖他的才华与影响力。
“当时放荡沉清骨,因有声名不漂没”表达了对李白个性的肯定,即使在世时生活放荡,却因卓越的才华而名声不朽。“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彷佛”最后两句将李白与其他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独特才能和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白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他在艰难岁月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