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
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
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诗人在淮河岸边等待渡船却因风大而迟延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旅途不顺的感慨。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秋末初冬的萧瑟氛围,黄昏时分的微风带来了凉意,河水在暮色中波涛壮阔。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诗人原本想乘风扬帆,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因浪大而暂时停下。这里体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和不顺。
接下来,“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则是对河岸景色的描绘,水天相接,烟霭朦胧,远处的林岸层次分明,但又显得遥不可及。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黄昏时分,太阳逐渐下沉,那种温暖的光线正在消退,而高空中飘逸的白云也随之淡去。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河岸边的生物活动,水鸟衔着芦苇叶片飞翔,而沙洲上的小鸟则躲藏在荻草丛中。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份生机。
最后,“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诗人感慨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延绵,这里的“迢迢”字眼用得非常好,不仅形容了道路的曲折,也传递出一种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风的阻挠时内心的不平静和旅途中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
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
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
醉舞傞傞,欢声沸沸,生申时候。
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
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
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
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嘉节已吹帽,谁复见南山。
南山佳处,台上云绕一溪环。
犹记使君同醉,化鹤千年何在,今古自应悭。
胜事漫陈迹,风物只高寒。都莫问,归酒畔,集毫端。
等闲吟笑而已,赖有孔融尊。
伟矣广平心致,赢得相遭淡泊,感旧唱酬闲。
且看小斋菊,抵掌共凭阑。
蜀土风景信不好,君之所治兼蛮夷。
山高地仄江水恶,刀耕火种黎民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