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引透白莲池,此语欺人亦自欺。
何似田桑家五亩,鸡豚狗彘勿违时。
金针引透白莲池,此语欺人亦自欺。
何似田桑家五亩,鸡豚狗彘勿违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兼的作品,名为《戒事魔十诗·其三》。诗中“金针引透白莲池”一句,意在比喻诗人对待修行或创作时不应有半点虚假之心。白莲池象征清净之境,而金针则代表精纯无瑕的工艺和精神状态。"此语欺人亦自欺"表达了对于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或言论的批评,强调真诚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田桑家五亩,鸡豚狗彘勿违时”,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田桑即农夫,家有五亩之地,代表着一份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而"鸡豚狗彘勿违时"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生活中生物们各得其所,按时而动,无不遵循自然规律。
整首诗既是对精神纯净和行为真诚的追求,也是对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修行与农家生活,表达了对于简单、真实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操守的自我要求。
青衫老吏骨亦臞,身游魏阙心江湖。
眼看白发不胜数,梦绕故乡何日无。
况我携家得官舍,背水开门故墙下。
不见湖光意阙然,欲唤归舟心未暇。
一闻羞处令人羞,人生如此当何求。
春动飞来属玉起,无人貌得河中洲。
我生嚼蜡元无味,鲍谢诗高心独畏。
西风长怨草虫秋,自笑酸寒溧阳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