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垂屋夜氛收,卧看长星一点流。
万古尘劳馀好景,四时风致是中秋。
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
殷庾升沈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
银河垂屋夜氛收,卧看长星一点流。
万古尘劳馀好景,四时风致是中秋。
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
殷庾升沈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银河、星辰、月色为背景,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自然的美丽。首句“银河垂屋夜氛收”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如瀑布般垂落,夜幕中的云雾散去,展现出一片清朗的夜空。接着,“卧看长星一点流”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颗孤独而明亮的流星,仿佛在夜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万古尘劳馀好景,四时风致是中秋。”这两句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美景的赞美,认为即使历经千年的变迁,中秋之夜的美景依然令人陶醉,四季的风情中,中秋的月色最为迷人。接下来,“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中秋的月光比作照亮了遥远的天际和广阔的大地,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最后,“殷庾升沈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只要此时此刻能饮酒赏月,便是最大的快乐,无需为过去或未来的忧虑而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古镜团团似秋水,美人当窗正梳洗。
芙蓉凉月斗婵娟,默默自怜还自喜。
朝来开匣忽凄然,一痕微雪映华钿。
却恨东风惜桃李,年年开傍镜台边。
粉绵拭镜还清澈,佳人薄命空愁绝。
不如化石在山头,万古千年照明月。
高楼对青山,美人在南城。
不知市尘中,白日车马声。
人楼两相高,上与云月并。
手持古书坐,澹澹香烟生。
岂必逃林莽,猿鹤乃可盟。
彼哉宅幽昩,何得居高明。
薰风袭太和,天池挹至清。
归休广莫地,优游观八弦。
兹怀复谁识,时以野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