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
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中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纷扰与情感的波动。首句“庭树更深薄雾笼”,以夜深人静、薄雾笼罩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荧荧灯火小窗红”一句,将焦点转向室内,灯火微弱却映红了小窗,既烘托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这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烦躁与困顿中,书籍难以读得深入,而当面对穷困与愁苦时,诗却能轻易地流淌而出。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创作的灵感与情感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感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着,周围只有偶尔传来鸡鸣声和手中孤琴的陪伴。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而琴声则成为了诗人情感抒发的媒介,他在琴声中寻找着心灵的慰藉。琴声在东西两侧交替响起,或许象征着诗人思绪的流转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无端壮岁干云气,并作离情感断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豪情壮志的追忆,以及如今面对离别与漂泊的感慨。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仿佛化作了云气,随风飘散,如今只能以离别之情和漂泊之感来寄托心中那份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省,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情感波动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上帝高居绛节朝,使君意气凌青霄。
君臣既与时济会,一豁明主正郁陶。
伯仲之间见伊吕,临江节士安足数。
欲倾东海洗乾坤,世人那得知其故。
诸君何以答升平,济世宜引贤俊人。
凤臆龙鬐未易识,不与八骏俱先鸣。
回鞭却走见天子,光芒六合无泥滓。
后汉今周喜再昌,丹青婉转麒麟里。
天时人事日相催,抑塞磊落之奇才。
搀抢荧惑不敢动,五云多处是三台。
春来准拟开怀久,稍待秋风凉冷后。
夜骑天驷超天河,南极一星朝北斗。
社舞莫㛹娟,当修晋白莲。
林梢开远嶂,花片落寒泉。
钟鼓铿锵甚,松篁影带妍。
如来本无象,长老亦逃禅。
昔者溪为虎,如今突暂烟。
万松晨径滑,九曲夏云连。
畦町苗初实,池塘滴尚涓。
洁斋朝五日,清净乐三年。
要祝南山寿,南山寿十千。
羲和不弭驭,炎帝方秉机。
孰不爱赵衰,谁肯触武威。
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
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
万宝成南讹,一枕安北扉。
殿閤施馀薰,茅茨溥增辉。
鼎鼎百年内,咄咄七十稀。
临流抒我怀,新浴振我衣。
雷雨急生凉,天恩觉沦肌。
诗来取静胜,句到不吾欺。
盛服思客位,重铠念边陲。
当暑如怀秋,秋至勿兴悲。
朝游七星岩,莫上千山观。
东西两奇绝,势略领海半。
长江写缣素,叠嶂俯杯案。
中有万雉城,铁立不可玩。
伏龙起行雨,老树舞影乱。
冲风挟惊电,意恐崖谷断。
路悬石磴滑,众客纷骇汗。
嵌空偶自托,发若鸟集灌。
须臾便开霁,杲日丽清汉。
却坐山巅亭,容我乌帻岸。
长怀付尊酒,别语不容判。
会须九垓外,与子期汗漫。
寒梅本无心,适与春风期。
孤根擢岁晚,桃李更媢之。
取我碧玉壶,荐此白雪枝。
故人不可寄,耿耿空自奇。
故人隔湘江,独立知者稀。
采香正滋兰,忍饥不食薇。
拿舟许过我,此约不可违。
江南烟雨村,愿与子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