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访高子水居韵八首·其五》
《和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访高子水居韵八首·其五》全文
清 / 安念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细订先贤语,经年竞寸阴。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

止水堪垂涕,清风此涤襟。

精诚能默契,同具不雕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安念祖所作的《和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访高子水居韵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学问追求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细订先贤语”,诗人以“细订”二字,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深入研究的态度。接着,“经年竞寸阴”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宝贵,也暗示了诗人长时间不懈努力的精神状态。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学问的理解与探索,不仅在文字的表面,更深入到其内在的精髓,如同在古老的森林中探寻未知的奥秘。这里,诗人将抽象的学问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之美。

“止水堪垂涕,清风此涤襟”则通过自然界的平静与清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洗涤,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这里的“止水”与“清风”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精诚能默契,同具不雕心”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真诚与默契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心灵。这里的“不雕心”寓意着纯洁无瑕的心灵,即使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最初的纯真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学问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心灵纯净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安念祖
朝代:清

安念祖,字小补,号景林,清无锡人,诸生,著有《众香阁诗稿》。
猜你喜欢

春日杂感·其二

早暮惟闻鸟雀喧,小桃红蒂已衔残。

庭前欲探春消息,二十四番风尽寒。

(0)

闻雁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

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

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0)

初春英公梦堂招同张墨岑张晓村鲍海门张石帆焦岩雅集

海国披襟过雨初,尊开山阁晓钟余。

潜蛟抱冻江涛静,老鹤盘云岛木虚。

已分纵游忘吏隐,况论高迹托樵渔。

知公盛业沧洲在,好出龙门自著书。

(0)

丁卯桥

诗名直到今,桥断迹难寻。

落日人独立,春风鸟一吟。

径幽苍霭积,石绝碧苔侵。

惟有溪旁水,年年自赏音。

(0)

过潜沔

野花无数乱飘零,空屋都成水上萍。

惟有堤边杨柳色,秋风犹向路人青。

(0)

辟署后空地为菜畦·其一

公仪昔相鲁,园中拔其葵。

岂以士大夫,而学园夫为。

此语所见大,吾敢忘情规。

第念勤与俭,亦足箴官师。

粳田五十亩,傲吏恒有之。

食菹廿七品,廉士宁非宜。

区区意如此,疑为有识嗤。

寄语贤守令,吾志甘自卑。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