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订先贤语,经年竞寸阴。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
止水堪垂涕,清风此涤襟。
精诚能默契,同具不雕心。
细订先贤语,经年竞寸阴。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
止水堪垂涕,清风此涤襟。
精诚能默契,同具不雕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安念祖所作的《和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访高子水居韵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学问追求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细订先贤语”,诗人以“细订”二字,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深入研究的态度。接着,“经年竞寸阴”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宝贵,也暗示了诗人长时间不懈努力的精神状态。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学问的理解与探索,不仅在文字的表面,更深入到其内在的精髓,如同在古老的森林中探寻未知的奥秘。这里,诗人将抽象的学问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之美。
“止水堪垂涕,清风此涤襟”则通过自然界的平静与清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洗涤,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这里的“止水”与“清风”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精诚能默契,同具不雕心”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真诚与默契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心灵。这里的“不雕心”寓意着纯洁无瑕的心灵,即使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最初的纯真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学问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心灵纯净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公仪昔相鲁,园中拔其葵。
岂以士大夫,而学园夫为。
此语所见大,吾敢忘情规。
第念勤与俭,亦足箴官师。
粳田五十亩,傲吏恒有之。
食菹廿七品,廉士宁非宜。
区区意如此,疑为有识嗤。
寄语贤守令,吾志甘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