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彼泉水,其泉泚泚。其泚维何,有源其涘。
其源维何,众卑之归。卑以受善,维天下溪。
其善其察,涓涓始达。漙博渊泉,渊深天阔。
酌彼泉水,其泉泚泚。其泚维何,有源其涘。
其源维何,众卑之归。卑以受善,维天下溪。
其善其察,涓涓始达。漙博渊泉,渊深天阔。
此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答侍御朱君诗(其二)》。湛若水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泉水的源头与流向,寓意深远。
首句“酌彼泉水,其泉泚泚”,以“酌”字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取泉水的场景,而“泚泚”二字则形象地表现了泉水清澈、流动的状态。接着,“其泚维何,有源其涘”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泉水的来源,暗示了源头的重要性。
“其源维何,众卑之归”进一步阐述了源头的地位,它汇聚了众多低洼之地的水流,象征着汇聚众力、包容万物的精神。接下来,“卑以受善,维天下溪”一句,将源头比作能够接纳一切美好事物的溪流,强调了谦卑与包容的价值。
“其善其察,涓涓始达”则表达了对源头智慧与洞察力的赞美,即使涓涓细流,也能逐渐汇成大河。最后,“漙博渊泉,渊深天阔”两句,以“漙博”形容泉水的丰富与广阔,象征着知识的渊博和宇宙的浩瀚,寓意着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寓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强调了谦卑、包容、智慧与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西捻从西来,陕西及山西。
长驱不留行,躏我燕赵齐。
析津国南门,到此迥妖旗。
句河而股海,运河实弦之。
区中卅余邑,马足纵横驰。
千里断邮报,击柝闻王畿。
宫中三圣人,日旰忧烝黎。
禁旅屯近郊,火器升城陴。
五城兴团防,列肆谨所讥。
三方既命将,十道犹徵师。
防剿各有职,廓清常指期。
庙谟岂操切,威克今所宜。
亟当洗赤县,然后靖四陲。
少年思致身,浮名苦缚束。
垂老入名山,山灵笑我俗。
及兹补桑榆,余景未云促。
两山相向中,著我数椽屋。
门庭如水清,四围长新绿。
户后垂疏桐,庭前植修竹。
短篱缭其间,野花扇余馥。
一笑脱尘鞅,斯人在空谷。
朝出泰安郭,暮抵灵岩原。
好山似贤主,延客开篱樊。
屏翠何窈窕,侧侧松云繁。
前溪忽杳霭,白雨来山村。
涧水砉然急,与人争路根。
山舆蹀四足,泥涉如跛鼋。
行行且复止,疏滴犹沾辕。
草店幸可即,徒御猜黄昏。
断蝉起林薄,明霞红在门。
层岚晃新沐,对尔酬清尊。